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
石嫌碍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
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
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
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
石嫌碍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
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
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
这首诗描绘了垫江之行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首联“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陆地在花丛中蜿蜒,仿佛与江水相隔,而小溪在雨水的滋润下,潺潺流淌,声音清脆悦耳。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静谧的花封与流动的小溪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石嫌碍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形态美。石头似乎不愿阻碍前行的道路,排列整齐,山峦则如同女子的发髻,两两相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石的形态与排列,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颈联“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转向对人的活动描写。樵夫在山间放声歌唱,歌声中蕴含着古老的情感;牧童则吹奏着笛子,集合了村庄特有的腔调。这两句通过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淳朴,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悠远的历史感。
尾联“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行人在路上走过,尘土并未飞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趟旅程让步。最后,诗人嘱咐居住的人们不要关闭窗户,似乎是在邀请他们一同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买得青山好,林居事事清。
晓窗分竹色,夜枕落泉声。
露滴琴书润,云随几杖生。
未能脱簪笏,猿鸟莫忘情。
当年小邑盛繁华,叠榭层台夹白沙。
竹深时听尚书履,花密频过相国家。
夜月霜明九华帐,春风雪点七香车。
临水佳人拾翠羽,隔帘娇燕逐飞花。
奄忽草堂巢翡翠,重来胜地入蒹葭。
豪华一去如云往,空有寒沙对惆怅。
征南驻马立西风,落日寒烟起渔唱。
青山之青如佛头,白云化作寒泉流。
世间尘土飞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若人自是好静者,岂非五柳先生俦。
每托琴书写高兴,脱屣乐从鱼鸟游。
却笑时人苦不达,但知声利孜孜求。
无异贪程夜行客,漏尽鸣钟犹未休。
君不见小虞塘西玉峰下,一庵已遂吾菟裘。
共论心事肯相过,斗酒当为山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