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东海头,安时事耕凿。
有田百亩馀,相率治境埆。
我稼没牛腹,我书挂牛角。
三洲雷雨均,既耕必有穫。
吹箫赛田租,操豚不为薄。
上给县官租,酣歌见真乐。
江南风景异,况乃赋敛数。
连云桑柘尽,池台总零落。
尚恐兵未休,远近无土著。
全生虎豹群,岂忍厌藜藿。
隐者东海头,安时事耕凿。
有田百亩馀,相率治境埆。
我稼没牛腹,我书挂牛角。
三洲雷雨均,既耕必有穫。
吹箫赛田租,操豚不为薄。
上给县官租,酣歌见真乐。
江南风景异,况乃赋敛数。
连云桑柘尽,池台总零落。
尚恐兵未休,远近无土著。
全生虎豹群,岂忍厌藜藿。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耕乐轩》描绘了一位隐居东海边的农夫,他顺应时节,安心耕作,与乡亲们共同开垦贫瘠的土地。他的农田虽不多,但勤劳耕耘,书本挂在牛角上,不忘学习。尽管风雨雷电均匀降临,但他坚信辛勤耕耘必有丰收。在收获季节,他会吹箫庆祝,宰猪宴请,生活简朴而自得其乐。
然而,江南的美景中隐藏着赋税繁重的问题,连天的桑柘都被征用,亭台楼阁也显得破败。诗人担忧战乱未息,使得远近的人们都无处安身。他忧虑的是,即使生活艰辛,仍有虎豹群威胁生存,他怎能忍心自己和乡亲们只能依赖粗陋的食物(藜藿)度日。
整首诗通过农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丰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动荡对百姓生活的冲击,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关怀。
元风扇正始,大雅竟沦委。
芦苇未渡江,清虚崇佛氏。
空宗论篇翰,浮词托名理。
祖尚自王何,孙许蹈其轨。
风骚体一变,清谈何绮靡。
群贤四十二,兰亭宴曲水。
赋诗永言怀,恣意尚诘诡。
慷慨王右军,中流挽骇驶。
临深抒寄托,无人会厥旨。
诎彼齐彭殇,诞其一生死。
千载感斯文,高尚谁比拟。
惜为书法掩,昭然误遗此。
生女爱甚儿,矧尔性窈窕。
幼小寡笑言,夙慧颇自了。
自从往汝家,悬念萦怀抱。
孤身持中馈,勉力勤栗枣。
生子足承欢,甫及离襁褓。
我宦走风尘,行行悲且老。
七年迟归家,尔死骨久槁!
嗟嗟三冬草,何尝一日好。
凉风坠霜华,萎地亦何早。
芳魂返无术,灵风去竟杳。
邱垄何处所,冷凄薄衾袄。
母女谅依依,泉路怨缭绕。
梦中倘可语,别恨知多少。
为我话寒暄,生前何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