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世间须出世间,世情何事苦牵攀。
蟠胸自作三分国,觌面相悬两戒山。
大好闭门赢得睡,不多识字煞妨閒。
长须赤脚顽于我,未必淳风不再还。
住世间须出世间,世情何事苦牵攀。
蟠胸自作三分国,觌面相悬两戒山。
大好闭门赢得睡,不多识字煞妨閒。
长须赤脚顽于我,未必淳风不再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山行(其七)》。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淡漠,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住世间须出世间,世情何事苦牵攀。”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志要超然物外,不为世间种种繁琐所困扰。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文人常有的出世思想。
“蟠胸自作三分国,觌面相悬两戒山。” 这里诗人用“蟠胸”比喻自己胸怀宽广,可以独自在大自然中划分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同时,“觌面相悬两戒山”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壮丽,表现了诗人对高洁独立生活的向往。
“大好闭门赢得睡,不多识字煞妨閒。”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喜爱,他认为最大的快乐是能够关上门户,安然入睡,而不必过于追求学问,只要不被繁文琐事所扰就足够了。
“长须赤脚顽于我,未必淳风不再还。”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孩童般纯真无暇,赤脚在大自然中嬉戏,而这种淳朴的风尚并不会就此消失。
总体来说,这首《山行》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态观念,展现了对自由自在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烦恼的超越。
老住江上村,随分亦迎送。
陪堂一钵饭,不得日日供。
唯无清净福,正坐失脩种。
后身老湘庞,测然施心动。
妙语俱积香,把玩废吟讽。
才高气骏特,飞兔不受控。
天与洗妒悭,何止愈头痛。
吾闻佛事门,同宗而异用。
甘贽打粥锅,应仲独送供。
杏子生仁桃叶长,西园日脚踰女墙。
墙阴娇语谁家娘,凉凉作队来采桑。
玉纤拾砾抵翠羽,莺燕笑语殊不忙。
吴蚕睡起未成茧,肺肠已作金丝光。
归来远山堆莫碧,无端野李娇春色。
辛夷花零愁更多,熏骨真香无处觅。
匹马青衫忽叩门,山前灯火已黄昏。
苍颜白发身虽老,白酒黄鸡意尚存。
醉里未尝呵李广,远来独肯送陈蕃。
要敦薄俗惟君可,感激犹怀一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