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或使之止或屯,内相外牧何卑尊。
贾谊明时乃可惜,屈原泽畔时原昏。
牛刀不妨一小试,况兹百里联乡村。
前年中山策马过,倾颓百雉未入门。
北门学士命图取,展阅几度清吟魂。
鸠工发帑事版筑,驱除狐鼠芟荆根。
众春花木复旧观,清秋风月移新痕。
时巡嵩洛偶驻跸,一拳坐对堪评论。
横盘硬语走健笔,叫绝起拍莲花盆。
岁月详识笑多事,高风千古存乎存。
行或使之止或屯,内相外牧何卑尊。
贾谊明时乃可惜,屈原泽畔时原昏。
牛刀不妨一小试,况兹百里联乡村。
前年中山策马过,倾颓百雉未入门。
北门学士命图取,展阅几度清吟魂。
鸠工发帑事版筑,驱除狐鼠芟荆根。
众春花木复旧观,清秋风月移新痕。
时巡嵩洛偶驻跸,一拳坐对堪评论。
横盘硬语走健笔,叫绝起拍莲花盆。
岁月详识笑多事,高风千古存乎存。
此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雪浪石叠苏轼韵》。全诗以雪浪石为题,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行或使之止或屯”,以动态的景象开篇,描绘了自然界中事物的流动与静止,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变化无常。接着“内相外牧何卑尊”一句,将自然界的万物比作牧人与被牧者,不论高低贵贱,都应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平等共生的哲学思考。
“贾谊明时乃可惜,屈原泽畔时原昏”两句,运用历史典故,通过对比贾谊在明时的才华与屈原在昏暗时代的情怀,表达了对人才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命运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的某种批评。
“牛刀不妨一小试,况兹百里联乡村”则以比喻的手法,说明即使是小试牛刀,也能有所作为,更何况是治理广阔的乡村地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自信与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前年中山策马过,倾颓百雉未入门。北门学士命图取,展阅几度清吟魂”描绘了诗人过去在中山策马经过,以及后来在北门学士的命令下绘制雪浪石图的情景,通过这些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艺术创作的深情投入。
“鸠工发帑事版筑,驱除狐鼠芟荆根”描述了建造雪浪石景观的过程,通过“鸠工”、“发帑”、“版筑”等词语,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以及清除障碍、恢复自然美景的努力。
“众春花木复旧观,清秋风月移新痕”则赞美了雪浪石景观在春天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秋天则留下了新的印记,体现了四季更迭之美。
“时巡嵩洛偶驻跸,一拳坐对堪评论”描绘了皇帝巡视嵩山、洛水时偶然停留,面对雪浪石景观进行评论的情景,体现了君王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品味。
最后,“横盘硬语走健笔,叫绝起拍莲花盆”形容了诗人挥毫泼墨,以健笔书写,表达对雪浪石的赞叹之情,如同莲花盆中绽放的莲花一般,美不胜收。
“岁月详识笑多事,高风千古存乎存”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高尚品德的永恒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雪浪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同时蕴含了对社会、历史、人生的哲思,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