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
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
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
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
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
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
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名为《无题》。诗人以培风鸟瞰的视角,寓言般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首句“培风鸟瞰只神游”描绘了诗人飞翔在想象中的自由状态,仿佛灵魂在广阔天地间游历。然而,“闹罢琼枝又恁愁”则揭示了内心的矛盾,即使享受过繁华,仍有深深的忧虑和愁绪。
接下来,“莫负心期飘泊路”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承诺,不愿辜负自己的内心期许。然而,“岂知身锁静安楼”又暗示了现实中的束缚,诗人虽身居静谧的楼阁,但内心并不平静。
“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将自己的身体寄托于大自然,意识到最终都将回归尘土。最后一句“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死后宁静的追求,宁愿选择耕耘土地,也不愿死后留下一座坟丘,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东吴赤壁后,濡须亦恶战。
力争到淮南,始可固江甸。
水陆攻合肥,此口成急漩。
远江烟霭中,一望青如淀。
下有濡须水,上有濡须山。
巢湖出何处,还入窦湖间。
隔水对两军,夹水立两坞。
春水方生时,曹公去宜早。
猘子孙仲谋,以江为深沟。
濡须争战后,更到皖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