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临野水,苔积路难分。
枕簟虚山月,琴尊度海云。
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
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
草堂临野水,苔积路难分。
枕簟虚山月,琴尊度海云。
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
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
这首明代孙一元的《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的隐居画面。首句“草堂临野水”展现了草堂坐落在野外,临近清泉,环境幽静。接着,“苔积路难分”写出了小径上青苔密布,增添了自然与宁静的氛围。
“枕簟虚山月”描绘了夜晚,诗人以山月为伴,枕着竹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闲适。而“琴尊度海云”则通过琴声和酒杯,传达出诗人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琴音能穿越海上的云层,意境深远。
“㗳然真得道”中的“㗳然”形容心境空灵,诗人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隐矣不须文”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选择隐居,无需华丽辞藻,自然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最后两句“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揭示了草堂的清寂,白天几乎没有人的踪影,只有鹳鹤相伴,更显其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四十二年。
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
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何人解,问无常火里,铁打身坚。须臾便是华颠。
好收拾形体归自然。
又何须着意,求田问舍,生须宦达,死要名传。
寿夭穷通,是非荣辱,此事由来都在天。
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
月白万瓦霜,露重四山雨。
开门忽惊叹,秋色已如许。
去蜀如昨日,坐阅四寒暑。
无才屏朝迹,有罪宜野处。
平生万里心,收敛卧环堵。
朱颜逝不留,白发生几缕。
人言尺蠖屈,要有黄鹄举。
功名非老事,岁晚忍羁旅。
桃花如烧酒如油,缓辔郊原当出游。
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
记取晴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
雨昏郡郭连三日,吏报江流忽数回。
正叹船如天上坐,那知人自日边来。
臂弓腰箭身今老,航海梯山运已开。
汉虏不应常自守,期公决策画云台。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