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白沙先生与门人唱和诗》
《和白沙先生与门人唱和诗》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欲上飞云散一歌,相看休问意如何。

学吹牧子骑牛笛,闲著渔翁钓月蓑。

黑发渐惊成白发,黄河新见转清河。

太平有象年来见,山下耕人雨后多。

(0)
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欲上飞云散一歌”,仿佛在空中飘荡的歌声,既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尘世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也暗示了与友人相聚时那份超脱世俗的情感交流。接下来,“相看休问意如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意味着在彼此眼中,无需言语,心意已尽传达,体现了深厚的默契与理解。

“学吹牧子骑牛笛,闲著渔翁钓月蓑”两句,通过牧童吹笛、渔翁垂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牧笛声悠扬,渔蓑映月,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黑发渐惊成白发,黄河新见转清河”这两句,运用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岁月不居、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比“黄河”与“清河”的变化,或许暗含着对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期待与欣喜。

最后,“太平有象年来见,山下耕人雨后多”两句,点明了时代的主题——和平与繁荣。诗人看到了国家的安定与人民生活的富足,山下的耕作景象正是太平盛世的象征。这不仅是对现实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时光、社会变迁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吊梅道人墓

古墓棱嶒卧断碑,白杨高树叫寒鸱。

閒云终日自来去,不见梅花老画师。

(0)

赋得朝雨送施先生

片雨城南晓,劳歌惜解携。

马迟村径滑,云暗海天低。

弱柳愁含泪,芳尘软著泥。

那堪当此际,又听鹧鸪啼。

(0)

过滟滪堆

扁舟西岸玉芙蓉,疏凿由来夏后功。

逆濑风高防马象,清秋水冷问蛟龙。

家乡已出五千里,山障方穿十二重。

最是逋臣思惆怅,江流呜咽响淙淙。

(0)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地字

寄家槜李城,情为姻交系。

时登城上楼,吴山望天际。

去年向西湖,重寻烟水契。

蓦闻兵变起,谍问若天坠。

举足不敢前,念之心欲碎。

兼旬难方解,归舟急偏滞。

半道闻乡信,十言九不是。

踉跄入郭门,闾阎成赤地。

到家见妻孥,喜极翻涕泪。

具言邻公衙,吏兵救逾至。

男女十九人,幸免毒蜂刺。

琴书赖复完,疏狂更容肆。

翘手见辉光,恍惚疑梦寐。

(0)

百哀诗·其六十二董宗文

连山及龟藏,该博贯诸传。

鹗荐喜三捷,蚁酣经百战。

策献黄金墀,酒侍琼林宴。

杞梓成摧残,斯文泪如线。

(0)

百哀诗·其三十八吴主一

朝挹西山翠,暮招南浦云。

心胸贮沆瀣,珠玑播奇芬。

银笺写章草,铁笔攻八分。

苦心追往驾,骢马五花文。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