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镇性禅师》
《寄镇性禅师》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草庭驯鸽傍谁飞,云锁山房何日归。

帝里宁教淹锡杖,京尘犹恐上缁衣。

路通三晋音书杳,雨隔诸天钟磬微。

却忆少林风雪夜,一灯相对话禅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禅师镇性的思念之情,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首联“草庭驯鸽傍谁飞,云锁山房何日归”,以自然景象起笔,草地上驯鸽自由飞翔,但诗人却在想,那山房中的禅师何时才能归来。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鸽子的自由与禅师的归期未定形成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深切思念。

颔联“帝里宁教淹锡杖,京尘犹恐上缁衣”,进一步表达诗人对禅师的关怀。帝都的繁华与禅师的清修形成对比,“淹锡杖”暗示禅师在帝都停留时间之长,“京尘上缁衣”则担心禅师在尘世中被世俗所染,体现了诗人对禅师修行环境的担忧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颈联“路通三晋音书杳,雨隔诸天钟磬微”,描绘了诗人与禅师之间联系的断绝。道路虽然相通,但音信渺茫,仿佛被连绵不断的雨水阻隔,钟磬之声也变得微弱,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距离感和心灵上的隔阂。

尾联“却忆少林风雪夜,一灯相对话禅机”,回忆起与禅师共度的风雪之夜,一盏灯火下,二人交流禅理,那份宁静与深刻的情感跃然纸上。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禅师智慧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清净生活和禅学智慧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其一

雪后泥方冻,酒阑寒少威。

傍云生夜月,唤客出柴扉。

篱败犬声合,街闲人影稀。

石栏山几尺,暝霭只依依。

(0)

题曲屏牡丹桃花·其一

不与春风别有因,香苞长好四时新。

曲屏忽见西明种,疑有蓝关竖箔人。

(0)

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其一

小园邈在古城阴,为爱寒葩杖屦寻。

却笑含章檐下客,对花熟睡亦何心。

(0)

满江红·其一别鹤林

明日如今,我已是、天涯行客。

相别后、麻姑山上,齐云亭侧。

几个黄昏劳怅想,几宵皓月遥思忆。

与二仙、不但此今生,皆畴昔。频到此,欢无极。

今去也,来无的。念浪萍风絮,东西南北。

七八年中相契密,三千里外来将息。

怅金丹、未就玉天辽,还凄恻。

(0)

年根雨雪行

雾雨弊弊生穷岁,鸡寒入屋犬窦吠。

老衾破絮少温存,湿薪吐汁无气势。

一冬已近四月晴,残岁垂垂点滴声。

人心无底难为德,一日不作将不食。

年头未有五日粮,井花水满人闭仓。

(0)

十月初五日重赋菊

昔人十月菊,已恨光景衰。

今兹十月菊,瘦蕊未觉迟。

两年无官历,弦望占盈亏。

人言闰在子,节候固应违。

此物秉坚正,未怕风霜欺。

宁同此身槁,不与清香离。

香性自流传,更过梅花枝。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