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千尺练,挂向碧峰头。
晴洒长空雨,寒生六月秋。
褰风银浪涌,闪日雪花浮。
不作涓涓滴,阴崖祇暗流。
谁将千尺练,挂向碧峰头。
晴洒长空雨,寒生六月秋。
褰风银浪涌,闪日雪花浮。
不作涓涓滴,阴崖祇暗流。
这首诗描绘了天目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以“谁将千尺练,挂向碧峰头”开篇,巧妙地将瀑布比作悬挂于碧绿山峰之上的千尺白练,形象生动。接下来,“晴洒长空雨,寒生六月秋”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瀑布在晴天洒落的水珠比作雨,又在炎热的六月营造出秋日的凉意,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和季节变换的意境。
“褰风银浪涌,闪日雪花浮”则进一步描绘了瀑布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景象。风吹过时,瀑布仿佛涌动着银色的波浪;阳光照射下,水花闪烁,如同浮动的雪花,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最后,“不作涓涓滴,阴崖祇暗流”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瀑布与细流的不同,突出了瀑布作为自然奇观的壮观与独特之处,即使在阴暗的悬崖上,它也保持着自己的气势,持续流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目山瀑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还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春梦觉,一声何处啼鸟。
东风二月旧江南,庾郎暗老。
嫩寒日日禁单衣,阑干凭遍清晓。水涯柳条渐好。
玉骢几度曾到。如今巷陌踏青时,故人去杳。
杏花不在宋东邻,苔墙犹自围绕。
凤鞋次弟又斗草。暗凄凉、前度怀抱。
病后不禁愁恼。怕西园路湿,残红如扫。
空忆花前纤腰袅。
借草生情,因风弄影,熠耀飘来何处。
个个轻盈,点缀秋光无数。
才乱穿、小幔疏棂,又暗照、空墙废圃。
似从他、狡狯天孙,繁星洒作夜深雨。
佳人轻把扇子,扑取青苔砌上,玉纤笼住。
凄切寒蛩,妒杀流辉迟暮。
怕烛至、暂敛微明,缀庭柯、顿成珠树。
最堪怜、数斛徵求,遍山岩放去。
万岁山高,广寒殿古,缥缈九重深处。
太液波容,承光树色,便是阆风玄圃。
银瓮宫醪,雕盘玉馔,味胜琼浆麟脯。
半空中、羽盖云旓,恍惚昼逢王母。
蒙圣恩、特赐传宣,遍教游览,宴罢归来日暮。
城转西华,桥连东阁,迤逦蓬莱仙路。
紫禁宸居,青山隐墅,中夜梦魂来去。
睡觉来、日出东方,鸟语花香在户。
朔风一夜,搅霜空、丹却千林寒绿。
帘卷碧山楼阁静,镇日看山未足。
我羡高人,萧然林洞,鹤骨清如玉。
园收芋栗,拥炉时泻醽醁。
严冬物色荒凉,欹枕萧萧,落尽燕山木。
长忆东邻闲学士,那得一尊相属。
病起挥毫,朝回隐几,漫写江南曲。
柴门溪上,犹锁万竿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