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烟疏,芙蓉露冷,丹桂香风扑面。
池上芳尊向夕开,喜千里、故人相见。
金缕高歌,霓裳慢舞,宛转六么初遍。
何处清砧响更哀,都并作、秋声一片。
杨柳烟疏,芙蓉露冷,丹桂香风扑面。
池上芳尊向夕开,喜千里、故人相见。
金缕高歌,霓裳慢舞,宛转六么初遍。
何处清砧响更哀,都并作、秋声一片。
这首明代夏言的《鹊桥仙·又叠前韵,柬林正郎陈大尹三首(其四)》描绘了一幅秋夜宴饮的画面。"杨柳烟疏,芙蓉露冷",以轻盈的柳丝和带露的芙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丹桂香风扑面",桂花香气四溢,增添了季节的气息。
"池上芳尊向夕开,喜千里、故人相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即使相隔千里,此刻的欢聚显得尤为珍贵。接下来的"金缕高歌,霓裳慢舞",通过歌声与舞蹈的描绘,展现出宴席上的热闹与欢乐。
"宛转六么初遍","六么"是古代乐曲名,此处形容音乐旋律优美动人。然而,"何处清砧响更哀",突然插入的砧声(妇女捣衣的声音)却带来一丝哀愁,与先前的欢乐形成对比,暗示了秋夜的寂寥。
最后,"都并作、秋声一片",将所有的声音都融入到秋天的寂静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既有欢聚的热闹,又有离别或思乡的淡淡哀愁,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整首词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颇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