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匡师画》
《方匡师画》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画图忽见白云峰,茶屋香台树几重。

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āngkuāngshīhuà
míng / gāo

huàjiànbáiyúnfēngcháxiāngtáishùzhòng

shēnruòzàishīxíngdàochùwǎnláiwéiwénzhō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方匡师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画图忽见白云峰",以"忽见"二字,展现出画面的突然和生动,仿佛从画中跳出的白云峰令人眼前一亮。接着的"茶屋香台树几重",通过"茶屋"与"香台"的细节,暗示了画面中的清幽环境和僧侣的生活气息,"树几重"则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诗中主人公仿佛置身于师者的修行之地,"身若在师行道处",表达了对师者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共鸣。最后一句"晚来唯讶不闻钟",以"不闻钟"传达出山中宁静,时间仿佛停滞,只有自然之声,没有世俗的打扰,更突显出方匡师画所营造的超然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赞美了方匡师的画艺以及其所传达的禅意生活,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和善之游法华

胜游得胜士,欲济得健橹。

如此正自佳,宁论晴复雨。

徐行看前山,云气互吞吐。

借我乌藤枝,急奔青莲宇。

跋疐良亦疲,籧篨可能俯。

呼酒酹此脚,一笑失枝拄。

吾怀已旷然,阿香殷馀怒。

床敷相对睡,不暇参佛祖。

晨光报新霁,生色浮宿莽。

诸峰忽自献,颇自作眉妩。

绝顶瞰具区,勇往不可户。

而我跛躄者,迟钝谁比数。

窘步竟难陪,内热生心腑。

庞通远相要,渊明喜欲舞。

篮舆叩隐庐,趺坐直香缕。

四士苦未还,踏破辛夷坞。

俱是青云客,那得薄圭组。

新笋甜如蜜,新茗白胜乳。

山灵倘见容,吾欲老兹土。

预愁下山去,尘事纷旁午。

试问白木镵,何如长柄麈。

他日蒙菜把,终当作地主。

此翁无乃痴,紞如已五鼓。

(0)

读张功父南湖集

生长勋门富贵中,秕糠将相以诗雄。

端能活法参诚叟,更觉豪才类放翁。

举似今人谁肯信,元来妙处不全工。

镂金组绣同时客,合向南湖立下风。

(0)

天台三圣图赞

满地埃尘弗扫除,无端商校泼文书。

灼然拄杖能行令,不到丰干放过渠。

(0)

请兵道中作

八表同昏草露深,西风愁绝不成吟。

申包胥有伤时泪,南霁云无食肉心。

日月重光天与子,山河正统古犹今。

微生千里间关意,净洗妖氛待相霖。

(0)

题剑江甘元英诗号溪山画谱

一幅亭前溪与山,画无好手记苍寒。

如今有问名亭意,只就君家画谱看。

(0)

和曾楚山忆苍山韵五首·其五

两翁教□句中眼,语到□□□□□。

□□□□□□□,□摇松露写溪藤。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