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台三圣图赞》
《天台三圣图赞》全文
宋 / 释绍昙   形式: 赞  押[鱼]韵

满地埃尘弗扫除,无端商校泼文书。

灼然拄杖能行令,不到丰干放过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táisānshèngzàn
sòng / shìshàotán

rénhàixīnzuòrén

guānfángfángjuéshuì

鉴赏

这首诗《天台三圣图赞》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对修行与悟道的深刻理解。

首句“满地埃尘弗扫除”,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路上的障碍与烦恼如同满地的灰尘,无法轻易清除。这既是对外在世界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暗示了修行者面对的挑战与困难。

次句“无端商校泼文书”,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意象,将修行过程中的繁琐事务比作“泼文书”,即不计其数、难以处理的文书,象征着修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杂务和琐事,这些都可能成为修行的干扰。

第三句“灼然拄杖能行令”,转而赞扬了修行者手中的“拄杖”——即法器或象征性的工具,它能够指引方向,赋予力量,使修行者能够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正确的道路。这里的“灼然”形容拄杖的明亮与清晰,寓意着修行者通过智慧与坚定,能够洞察真理,指引自己前行。

最后一句“不到丰干放过渠”,则以丰干和尚的故事作为结尾,丰干是禅宗的一位高僧,传说他能够预知未来,帮助众生。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放过渠”),只要坚持不放弃(“不到丰干”),最终都能得到智慧的指引,克服困难,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巧妙地融合了禅宗的智慧与修行的哲理,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通过智慧的引领,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作者介绍

释绍昙
朝代:宋   字:希叟   生辰:?~一二九七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高望道中

积雨涨陂塘,田塍插晚秧。

远山宜薄莫,高燕弄微凉。

马革非吾愿,鱼餐餍此乡。

归期知近在,犹待菊华黄。

(0)

泊舟永城寄京都朋游

正西千里是青门,桥下春流带雨浑。

想见旧游芳草合,有谁楼上与销魂。

(0)

谢周尉用前韵致丹砂且见劝葆真

寒衾未暖睫先交,晓漏那闻促点敲。

非有真丹存下海,讵同和气满春郊。

王弘颇亦知陶令,仲达何劳诮石苞。

为报迩来幽意惬,箨龙拳鳖渐充庖。

(0)

送黄熙赴韶推

籯金不取义方严,孝友家庭岭海瞻。

力古共推经笥富,决科争看笔锋铦。

才非俗契心难展,清畏人知德尚潜。

鹏翼垂天终九万,固应凫舄未能淹。

(0)

和杜友游清源洞韵

涉险何如过虎牢,白云堆里著身高。

登临我欲招元亮,谈笑时能接李翱。

人境下看犹粟粒,洞天西去有蟠桃。

学仙恐是虚无说,且向峰头跨六鳌。

(0)

杂兴

苏堤拍拍水平湖,谁信田间苗欲枯。

路上行人方苦热,山中七月已围炉。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