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二》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

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

(0)
翻译
在深深的曲巷中时常忧虑,长袍之人看不起世俗潮流。
没有书信从皇宫传来,内心却向往着东周的风雅。
遥想那旷达的嵇康,懒散如马少游。
想象着长松之下,风度流传千秋,被山丘所守护。
注释
曲突:比喻深思熟虑。
鄙世流:看不起世俗的人。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东周:指古代一个文化繁荣时期。
嵇中散:嵇康,字中散,以旷达不拘礼法著称。
马少游:马援,字少游,以清闲懒散著称。
风表:风采风度。
閟:隐藏,封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地的孤独与怀念之情。"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政治环境的担忧,以及他自身所处社会地位的低微。"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则显示出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消息,却只能寄托于对东周故土的向往。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中的"旷远"形容时间的悠长,而"嵇中散"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闲适。"疏慵"一词用来形容行走的不紧不慢,而"马少游"则是说诗人偶尔骑马出游,但心境并不轻松。

最后两句"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中,"长松"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永恒,而"想风表"则可能指的是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千古閟山丘"则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被遗忘山丘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如信息不畅通、官员的孤立无援等。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次王冠兰感怀韵二首·其一

江上几人惊岁晚,望秋蒲柳感先零。

秦关一夜乌头白,楚客三年鵩眼青。

安得幽忧起枚笔,祗宜痛饮读骚经。

海鸥笑我不归去,摇落沧波一叶萍。

(0)

陟山谣

羸车朝向南山隮,直上磕磕摩崖低。

乱峰突向车前倒,山石荦确奔马蹄。

马蹄崛佶更勃窣,双轮跳舞兀心骨。

惊雷隐辚出山腰,前乎兔后起落鹘。

安得长途春日暄,蒲轮千里驱平原。

柳丝风里掉鞅去,桃花笑客兰为言。

吁嗟客子勉加餐,我为兴歌蜀道难。

(0)

白门寓中和六安徐某

江南江北路迢迢,壮气如云郁未销。

横舍连鸡多士集,秋风归雁素书遥。

指看白浪吞三楚,无限青山送六朝。

自是结璘依桂树,惯兜欢喜上眉梢。

(0)

题月明林下图四首·其四

烧灯残夜影凄迷,寒尽空山翠羽啼。

难得野云如水静,稳扶清梦过寒溪。

(0)

题画梅四首·其二

行踪不到处,石路生青苔。

东风动南枝,微阴潭上来。

(0)

梅花绝句八首·其七

江北江南春思多,故人相赠奈愁何。

衣冠隔代都消歇,怕向梅花岭下过。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