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澄台观海》
《登澄台观海》全文
清 / 六十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层台爽气豁双眸,远望沧溟万顷收。

赤雾衔将红日暮,银涛拍破碧云秋。

鲲鹏飞击三千水,岛屿平堆十二楼。

极目神州渺无际,东南形胜此间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澄台上远眺大海的壮丽景象。首句“层台爽气豁双眸”,生动地展现了站在高处时,清爽的空气让人心情舒畅,视野开阔。接着,“远望沧溟万顷收”一句,通过“万顷”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海面的广阔无垠。

“赤雾衔将红日暮”描述了夕阳西下时,红日与海面上的红色雾气相接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银涛拍破碧云秋”则以“银涛”和“碧云”对比,展现了海浪拍打岸边时的壮观景象,同时“秋”字又赋予了画面以季节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

“鲲鹏飞击三千水,岛屿平堆十二楼”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鲲鹏和十二楼的典故,分别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宏伟的建筑,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想象力和气势。最后,“极目神州渺无际,东南形胜此间浮”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地的无限感慨,以及对眼前这片美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国家山河的深情。

作者介绍

六十七
朝代:清

满洲人,字居鲁。由中书历官给事中。曾出巡台湾。有《游外诗草》、《台阳杂咏》、《台海番社播风图考》。
猜你喜欢

延平呈潘王二丈·其二

一水萦纡玉带环,杂花妆点四时间。

欲知招演堂中境,便是水栀盆里山。

(0)

游茅山和诸侄

山南细路半青霄,人昔共游非俗交。

浮玉故乡惊上国,埋丹清梦记中茅。

峰头仙客归黄鹄,石面灵根走翠蛟。

见说西园浑草莽,手栽寸柏已胜巢。

(0)

全州观风楼

江源发蛮荒,来与湘灌遇。

交流趋城隅,清映日东注。

群山半楚越,驰骤若竞赴。

谯门百步南,楼堞此雄踞。

观风久标名,栋宇初改故。

极目渺塞岭,蔚起矗云雾。

千里耸翠碧,众水横练素。

古寺带林薄,渔艇依野渡。

村墟互隐见,风烟自朝暮。

东西亘井络,棋分杂营戍。

偶值丰登年,乐此保生聚。

秋风黄花天,良集盛簪屦。

肴觞固匪虔,藉此山水具。

登临方兴深,诸君幸少驻。

(0)

咏梅

病骨棱棱瘦欲飞,业根犹堕爱梅非。

梦魂夜夜寻花去,时带寒香踏月归。

(0)

赠二苏公

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楠栌枫柞樟。

青金黄玉丹砂良,兽皮鸟羽不足当。

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扬。

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骥伏箱。

谁其识者有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

小却盛之白玉堂,典谟颂雅用所长。

度越周汉登虞唐,千载之下有素王。

平陈郑毛视荒荒,后生不作诸老亡。

文体变化未可量,万口一律如吃羌。

妖狐幻人犬陆梁,虎豹却走逢牛羊。

上帝惠顾祓不祥,天门夜下龙虎章。

前驱吴回后炎皇,绛旂丹毂朱冠裳。

从以甲胄万鬼行,乘风纵燎无留藏。

天高地下日月光,授公以柄扶病伤。

士如稻苗待公秧,临流不渡公为航。

如大医王治膏肓,外證已解中尚彊。

探囊一试黄昏汤,一洗十年新学肠。

老生塞口不敢尝,向来狂杀今尚狂,请公别试囊中方。

(0)

登冥山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馀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