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茅山和诸侄》
《游茅山和诸侄》全文
宋 / 陈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山南细路半青霄,人昔共游非俗交。

浮玉故乡惊上国,埋丹清梦记中茅。

峰头仙客归黄鹄,石面灵根走翠蛟。

见说西园浑草莽,手栽寸柏已胜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máoshānzhūzhí
sòng / chén

shānnánbànqīngxiāoréngòngyóufēijiāo

xiāngjīngshàngguómáidānqīngmèngzhōngmáo

fēngtóuxiānguīhuángshímiànlínggēnzǒucuìjiāo

jiànshuō西yuánhúncǎomǎngshǒuzāicùnbǎishèngcháo

翻译
山南的小路直通云霄,昔日与你同游非等闲之交。
身处异乡如浮玉般令人惊讶,清梦中仍记得故乡茅屋。
山顶的仙人乘黄鹄归来,石面上灵根似翠蛟穿行。
听说西园如今杂草丛生,亲手种下的寸柏已胜过旧日鸟巢。
注释
山南:指地理位置靠南的山坡。
青霄:青天,极言路之高。
非俗交:不是一般的交情。
浮玉:比喻故乡在眼前却仿佛遥远。
上国:京都,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地。
中茅:指故乡的茅屋。
仙客:指仙人或超凡之人。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
翠蛟:绿色的蛟龙,形容石面灵根生机勃勃。
浑草莽:满眼荒草,形容景象荒凉。
寸柏:小柏树,象征坚韧的生命力。
胜巢:超过旧时的鸟巢,暗示成长和进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序游历茅山的景象,展现了他对故土的深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叹。首句"山南细路半青霄",以山路之高峻入笔,暗示了行程的艰辛与茅山之秀美。"人昔共游非俗交",表达了与旧友一同游历的珍贵情谊,非一般的世俗交往可比。

"浮玉故乡惊上国",将茅山比喻为浮玉般的仙境,令人惊叹其超凡脱俗,仿佛从故乡升至京城一般。"埋丹清梦记中茅",诗人回忆起在茅山的清净梦境,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峰头仙客归黄鹄,石面灵根走翠蛟",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峰上的仙人驾鹤归去,而山石间的灵根则如翠蛟般生机勃勃,画面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见说西园浑草莽,手栽寸柏已胜巢",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曾经亲手种植的小柏树如今已长成,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个人成长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茅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作者介绍

陈序
朝代:宋

陈序,字彦育,号碧岩居士,金坛(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初补封州文学,历宝应尉。二十五年(一一五五),权敕令所删定官。终保宁军节度判官。有《碧岩居士集》,已佚。《京口耆旧传》卷六有传。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临江仙.寄平伯颉刚都中

西笑经年多怅惘,故人幽绪难言。

只余明月共婵娟。梦犹矜绿鬓,人已近中年。

贫病生涯安渐惯,低徊情性依然。

此生应悔落晴天。逢场添眷恋,无恨不缠绵。

(0)

官溅溪三首·其一

碧山重叠暗青云,风送禽声入耳闻。

溪上杨花飞似雪,扁舟一叶趁斜曛。

(0)

署前藤花盛开口占

紫蕊繁枝绕玉堂,春风乍拂动幽香。

挺然不变凌霜节,剩有清阴映夏凉。

(0)

红梅

一枝浓艳向春芳,醉入东风映晓妆。

不作桃花贪结子,托根到处有清香。

(0)

庚子七月二十五日出塞偶作

白花绿叶未经寒,风动微香零露团。

点缀清秋新气象,天然一幅画图看。

(0)

七夕二首·其二

乞巧楼前奏管弦,离思别怨动秋天。

世间多少伤心事,莫笑牛郎会隔年。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