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云侣天游赋》
《为云侣天游赋》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古风

汗漫可以期,列缺可以至。

岂不高且远,未足语超诣。

至人悟重玄,妙境此融会。

无声亦无臭,万象于我备。

不必八柱承,不必二极系。

曾城九重居,俨若具乎内。

于焉以泮涣,其乐浩无际。

气凝而神化,举步六合外。

乘轮阆风行,税驾丹丘憩。

逍遥兮周流,斯特迹之寄。

混然吾太虚,游是息于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yúntiānyóu
sòng / wèizōng

hànmànlièquēzhì

gāoqiěyuǎnwèichāo

zhìrénzhòngxuánmiàojìngrónghuì

shēngchòuwànxiàngbèi

zhùchéngèr

céngchéngjiǔzhòngyǎnruònèi

yānpànhuànhào

níngérshèhuàliùwài

chénglúnlángfēngxíngshuìjiàdānqiū

xiāoyáozhōuliúzhī

hùnrántàiyóushìshì

注释
汗漫:广阔无垠。
期:期待。
列缺:星辰的裂隙,象征通往高远的途径。
超诣:超越常规的境地。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
重玄:深奥的玄理。
万象:万物。
八柱:古代天文学中的宇宙结构概念。
二极:天地两端。
曾城:神话中的天宫。
泮涣:界限消融。
逍遥:自由自在。
斯特迹:足迹,指人生道路。
混然:浑然一体。
太虚:宇宙,天空。
翻译
漫游可以期待,星辰之路可达。
难道不崇高且遥远?却未触及超越的境地。
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领悟深远玄理,奇妙的境地在此融合统一。
无声无息,万物皆在我心中具备。
无需八根柱子支撑,无需天地两端束缚。
居住在重重的天宫,仿佛一切都在内心拥有。
在这里,界限消融,快乐无穷无尽。
气息凝聚,精神升华,一步跨出六合之外。
乘坐风车在仙境遨游,暂歇于丹霞山丘。
自由自在地周游,这是我的足迹所向。
我与宇宙浑然一体,在这里找到休息和归宿。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为云侣天游赋》,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卫宗武之手。诗中融汇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仙境的想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汗漫可以期,列缺可以至。岂不高且远,未足语超诣。"

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的天地图景,意在表达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汗漫"指的是云海茫茫,"列缺"则是星辰缝隙,两者皆象征着极致的广博与高度。

"至人悟重玄,妙境此融会。"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至人"——即达到最高觉悟者的赞美,这种境界已超越世间凡尘,达到了深邃神秘的层次。

"无声亦无臭,万象于我备。"

这两句化用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概念,强调了一种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状态,"万象"则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诗人眼中得以体现和理解。

"不必八柱承,不必二极系。"

这里的"八柱"可能指的是宇宙的八方,而"二极"则是天地之极,即南北两极。这两句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超越,诗人不再受制于物质世界的限制。

"曾城九重居,俨若具乎内。"

"曾城九重"形容了一种仙界或道教中的高级修炼之地,而"俨若具乎内"则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这种仙境相通。

"于焉以泮涣,其乐浩无际。"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达观的快乐,它是内心的充实和自在,是一种超脱尘世烦恼后的喜悦,"泮涣"指的是水流潺潺,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如同澄清的溪流。

"气凝而神化,举步六合外。"

这里的"气凝"表明了一种精神集中的状态,而"神化"则是说这种集中到了极致,可以达到与宇宙合一、超凡入圣的境界。"六合"指的是宇宙的六个方向,即东南西北上下,"举步六合外"意味着诗人已能行走于更高的层面。

"乘轮阆风行,税驾丹丘憩。"

这两句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描绘,其中"乘轮"可能指的是乘坐云车或法轮,而"阆风"则是说随着风而行,"税驾"和"丹丘"都有仙界的意味,这一段文字展现了诗人在仙境中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

"逍遥兮周流,斯特迹之寄。"

这里的"逍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悠然心境,而"周流"则是说这种心态无所不至,无处不在。"斯特迹之寄"意味着诗人留下的是一串串思念和足迹。

"混然吾太虚,游是息于是。"

最后两句概括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即诗人达到了与宇宙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了世间一切的,而这种游走在仙境之中便是他内心世界的休憩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寄鲈乡主人

天北天南独雁飞,别君动是隔年期。

尺书久欠鲈乡便,寸步难邀马足驰。

池草惊回春梦句,梅花开到岁寒枝。

江湖诸老凋零尽,从此逢人懒说诗。

(0)

早过毫光岭

轻烟护日晓霞明,身在毫光岭上行。

虎过新蹄看未了,犬逢旧客喜相迎。

摘来山栗连蓬买,采得溪芹带叶羹。

一字推敲犹未稳,奚奴知我有诗成。

(0)

旧题宝胜寺壁

十里湖光镜样平,银潢一带向东倾。

寺从杨柳阴中出,僧在莲花会上行。

佛地也容担板汉,梵音莫近采菱声。

我来借榻醒尘梦,归去吟诗韵更清。

(0)

题陈希夷睡图

形睡神非睡,心閒身亦閒。

是非都不管,高卧华州山。

(0)

题汪水云诗卷·其三

老来无意谒侯门,自爱梅花水月村。

更拟孤山结茅屋,杖藜聊复信乾坤。

(0)

寄王山

枝上差差绿,林间簌簌红。

已叹芳菲尽,安能樽俎空。

君不见铜驼茂草长安东,金玉镳勒雪花骢。

二十年前是侠少,累累昨日成衰翁。

几时满饮流霞钟,共君倒载夕阳中。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