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应天寺》
《题应天寺》全文
宋 / 王昌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何事诗家称剪裁,跨虚相继有楼台。

水涵春碧雨初霁,山露晓青云半开。

宝塔礼终僧室静,粉墙题罢使车回。

此时欲结香莲社,祇为陶潜醉不来。

(0)
翻译
为何诗人赞誉如剪裁,空中楼阁接连排开。
春雨洗过,水面映着碧绿,山色在晨曦中半遮半掩。
僧人礼佛后,寺内宁静,墙壁上题字后,使者车驾返回。
此刻想组建一个香莲社,只因陶潜沉醉不来做客来。
注释
诗家:指诗人。
跨虚:形容楼阁凌空。
宝塔:佛教建筑,常用于僧人修行。
香莲社:可能指文学或艺术社团,以莲花为象征。
陶潜:东晋诗人,以饮酒、归隐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寺庙图景。开篇“何事诗家称剪裁,跨虚相继有楼台”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与建筑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连绵不断的楼台景观的描摹。

接下来的“水涵春碧雨初霁,山露晓青云半开”四字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雨后山川清新的画面。这里,“水涵春碧”形象地表现了水的清澈与春意的盎然,而“雨初霁”则是对雨过天青景象的细腻刻画。“山露晓青云半开”中的“山露”描绘了山间晨露的晶莹,“云半开”则营造出一幅天地交辉、云端若隐若现的意境。

第三句“宝塔礼终僧室静,粉墙题罢使车回”通过对寺庙中结束的仪式和僧侣安静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在粉墙上题字后离去的情形,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禅意。

最后,“此时欲结香莲社,祇为陶潜醉不来”表明了诗人想要结成一个以品味高雅为宗旨的文人团体,但因为陶渊明(陶潜)的不在而感到遗憾。这里的“香莲社”象征着一种清幽脱俗的文化追求,而“祇为陶潜醉不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陶渊明那种超然物外、醉心于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敬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景观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文人团体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佛法之静以及文学之雅的深刻情感与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王昌符
朝代:宋

王昌符,仁宗天圣八年(一○三○)曾以太常寺丞知龙溪县。事见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五。
猜你喜欢

经筵彻章御赐诗卷

一种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0)

虞美人·其三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

柳枝却学腰肢袅。好似江东小。春风吹绿上眉峰。

秀色欲流不断、眼波融。檐前月上灯花堕。

风递馀香过。小欢云散已难收。

到处冷烟寒雨、为君愁。

(0)

浣溪沙·其二慰圃观梅

曾向瑶台月下逢。为谁回首矮墙东。

春风吹酒退腮红。

庾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

晚香都在玉杯中。

(0)

暑雨蒸溽奉王元规学士

老火尚偃蹇,稚金殊踧踖。

雨如甑笠汗,但作气蒸赫。

思君屡欲往,露顶不可帻。

坐怀屋漏下,蜗牛颇争席。

屋漏人自佳,泥沙卧圭璧。

我衰了无营,饱睡梦书策。

家贫苦无书,岂复有漂麦。

不了汤饼事,可致万钱客。

正须裹饭来,濯足水三尺。

(0)

重来

出门聊作书生咏,倚马犹能梁父吟。

汾水宁无注书地,秦关已老弃繻心。

重来樵钓深相识,未遍湖山拟细寻。

白眼何劳预人事,但知要得酒船深。

(0)

和王宣义买菊栽二首·其二

未见花盈把,先教蜂作团。

孤根聊得售,秀色后当看。

莫讶全开晚,须知独耐寒。

云含堕檐日,天恐露香乾。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