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
灯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
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
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
灯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
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
这首元代卢琦的《和王维学海南还韵》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思乡之情。首句“飘零南北与东西”,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游子生涯,行踪不定,无所依托。次句“倦鸟投林未许栖”以倦鸟自比,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但又不得归宿的无奈。
颔联“灯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通过夜晚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诗人独坐灯下,听到山鬼的啸声和岭南春雨中竹鸡的啼鸣,更显其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凄凉。
颈联“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则描绘了海南炎热的气候和浓重的瘴气,以及诗人深夜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梦境中的家乡变得模糊不清,暗示了他对故土的深深迷惘。
尾联“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回忆起往昔带着书卷去乌府(可能指官府或学府)的日子,骑着骏马五花骢在霜雪中疾驰,展现了诗人曾经的豪情与志向,与当前的漂泊生活形成对比,更显其落魄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具有浓厚的怀旧和思乡色彩。
我自何山来,觅路占楼钟。
联翩两葛巾,跌宕一短筇。
深谷已曛黑,夕阳犹半峰。
堂中千岁师,磊砢如古松。
残僧三四辈,斗粟各自舂。
长廊久寂寞,香火亦阙供。
颇闻在世时,一钵制恶龙。
时时出雷雨,百里常年丰。
宿缘忽云尽,献供无春农。
馋乌晨攫饭,饥鼠夜穿墉。
而况我辈人,生世本不逢。
胡不安汝分,终年抗尘容。
静观兴废事,可洗芥蒂胸。
一笑下山去,村坞烟重重。
平日身如不系舟,曾从楚尾客秦头。
风生江浦千帆晓,月落山城一笛秋。
万事只能催白发,百年终是卧荒丘。
扶衰强项君休笑,尚忆人间汗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