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偶书》
《病中偶书》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灯火青荧古屋深,挂冠境界已骎骎。

竹枝影瘦横残月,药杵声寒续暮砧。

病觉死生真大事,老知道德愧初心。

经龛禅版殊当勉,懒学莎蛩事苦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独处的静谧而深沉的景象。首句“灯火青荧古屋深”,以微弱的灯光和古老的房屋,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次句“挂冠境界已骎骎”,暗示诗人已经淡泊名利,心境接近隐退。

第三句“竹枝影瘦横残月”,通过竹影与残月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清冷的夜色,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第四句“药杵声寒续暮砧”,药杵的声音在寒夜里回荡,与远处的砧声交织,增添了病榻上的凄凉之感。

第五句“病觉死生真大事”,直面生死的沉思,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第六句“老知道德愧初心”,感慨岁月流逝,对照初时的抱负,如今道德实践上有所欠缺,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坚守初衷的自责。

最后两句“经龛禅版殊当勉,懒学莎蛩事苦吟”,诗人决定要更加努力修行,而不是像莎草和秋虫那样苦吟哀鸣,体现了他积极面对困境,寻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病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多父敦

昨日赋罢《天马鼎》,今日复示古敦牟。

山川连日发光怪,黄白下覆云油油。

此敦形制奇且古,两耳三足穷彫锼。

上作饕餮下蚩尤,细辨非簋非彝舟。

古人一物殚工巧,用盛黍稷神所羞。

珠盘玉敦载盟府,云以歃血亲诸侯。

流传千载历尘劫,却伴高士山之幽。

昭余自昔称晋薮,侯甲水作青瑶流。

丹枫孤阁踞其上,朝霞暮霭临窗浮。

先生静坐观众妙,图书万卷皆亲仇。

此鼎此敦置左右,苍然古色来商周。

庭列九宾发缇幕,令我一见生叹愀。

长安市儿宝康瓠,金敦玉敦知何求。

什袭归去闭高阁,会有光气腾龙虬。

(0)

曹正子邀同家兄子侧及诸君丰台看芍药晚过祖氏园亭·其二

宫锦千丝费剪裁,䛏他婪尾殿春杯。

老颠剩欲相料理,乞取齐奴步障来。

(0)

故明景帝陵怀古

金山南临裂帛湖,荒陵十里鸺鹠呼。

夺门事往二百载,行人过此犹欷歔。

红墙剥尽古瓦落,莓苔溜雨生铜铺。

老松离立色枯槁,但穴虫蚁馀根株。

菆涂龙輴礼本杀,矧乃劫火经樵苏。

咫尺天寿云气接,抔土独葬西山隅。

洪宣老臣稍凋丧,国成一旦归刑馀。

勃鞮之问史所贬,讵有宦寺干征诛!

黄沙惨淡鼓声死,万乘一掷成累俘。

国有君矣社稷重,孙申谋郑无差殊。

白登城南翠华返,钱塘司马功难诬。

纷纷南渡议和战,乃知计左非良图。

同寅之占信奇中,朝衣东市嗟何辜?

剑南归来西内闭,唐家父子输厩奴。

处人骨肉事非易,子臧季札今则无。

功罪千秋有特笔,九鼎一发须人扶。

谥同泉鸠理太酷,纪年犹幸无革除。

裁令流水良亦足,宁论玉匣还珠襦。

欲落不落夕阳下,吊古且复留斯须。

残碑灭没牛砺角,石玃横卧苍髯须。

君臣一代尽宿草,雍门太息当何如?

(0)

忆曹禹疏

余家渭水南,君家渭水北。

盈盈渭川水,相望两岸侧。

君令泰山西,余客泰山东。

峨峨泰岱山,巉岩横其中。

昔望渭水波,今望泰山巅。

夜夜海边月,朝朝山外烟。

(0)

寒夜饮董阆石斋沈醉而归因以自嘲

积冰盈四衢,言赴江都约。

座中四五人,顾盼皆英倬。

主人兄弟贤,爱客善谐谑。

周生本不羁,忽尔过三爵。

惛惛弄明琼,卤莽呼凿落。

华镫吐焰微,霜月逗帘箔。

夜分客未散,都觉鼲裘薄。

屣履下阶来,一醉忘酬酢。

空负拍浮名,不复胜杯酌。

岂意仆射酒,竟类羊公鹤。

(0)

尚阳堡即事口号二首·其一

新烧悬崖净积莎,远随甲骑渡柴河。

虎头在客休投笔,鸡肋从军漫荷戈。

骨肉书传辽塞少,林泉话入故园多。

边城老将秋霜下,夜半闻笳起自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