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背佛,而自外道取。
- 鉴赏
这首诗《句》由宋代诗人王逸民所作,通过“我生不背佛,而自外道取。”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信仰与追求上的独特态度。
“我生不背佛”,这句话首先强调了诗人对佛教的认同和尊重,表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背”二字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坚守,即使在面对世俗诱惑或个人选择时,也不轻易放弃对佛教精神的追求。
然而,“而自外道取”则揭示了诗人并不局限于传统佛教的框架内寻求真理,而是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从更广泛的角度汲取智慧和启示。这里的“外道”并非贬义,而是指除了佛教之外的其他哲学、思想体系,甚至是生活经验、自然现象等,都可能成为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整句诗反映了王逸民在信仰与探索之间的平衡,既保持对佛教的虔诚,又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开拓新知,展现出一种开放包容、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在古代文人中颇为难得,也体现了宋代文化开放多元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朱通判
堆胜题诗尚可怀,异时吴楚渺何哉。
传闻屡作南州佐,政自不妨三径开。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
要知盛德亡穷处,连璧光辉看后来。
送叙浦吕主簿
参佐已能迎刃解,弦歌更整乱丝棼。
胡为易地皆驰誉,信是高才本出群。
良木更须深雨露,善禾端自力耕耘。
仕途似子诚难遇,别语如余敢不勤。
次韵欧阳伯威因书见寄
病过一春事,不惟嗟索居。
酒杯疏到手,药裹每关予。
曹务宁知马,悲歌岂为鱼。
故人能枉问,安否报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