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向窗中弄彩毫。墨痕隐隐沁红么。
手挥玉柱频教剪,指拨沉烟旋欲焦。
风力折,嫩兰苕。夜来轻蘸碧云醪。
芳心要使檀奴觉,一掐春肌晕未消。
知向窗中弄彩毫。墨痕隐隐沁红么。
手挥玉柱频教剪,指拨沉烟旋欲焦。
风力折,嫩兰苕。夜来轻蘸碧云醪。
芳心要使檀奴觉,一掐春肌晕未消。
这首《鹧鸪天·咏美人指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的指甲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将视觉、触觉、嗅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感。
“知向窗中弄彩毫”,开篇即以“彩毫”点明主题,暗示指甲如同画笔一般,可以勾勒出美丽的色彩。接着,“墨痕隐隐沁红么”一句,通过“墨痕”与“红”色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指甲上涂染的红色,既显出指甲的娇嫩,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诱惑。
“手挥玉柱频教剪,指拨沉烟旋欲焦”,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美人在修剪指甲时的动作与场景。玉柱象征着精致的指甲剪,沉烟则暗示了修剪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通过“频教剪”和“旋欲焦”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美人在保持指甲美观的同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风力折,嫩兰苕”,这一句巧妙地将美人的指甲比作“嫩兰苕”,在风中轻轻摇曳,既表现了指甲的柔韧与生命力,也赋予了其自然之美。通过“折”字,不仅描绘了指甲的形态,也暗示了其在美的追求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优雅。
“夜来轻蘸碧云醪”,夜晚,美人轻轻蘸取碧绿色的酒液,这一动作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暗示了美人在夜晚享受的宁静与美好时光。通过“轻蘸”二字,体现了动作的轻盈与雅致。
“芳心要使檀奴觉,一掐春肌晕未消”,最后两句表达了美人心中的细腻情感。她想要让檀奴(可能是指陪伴她的侍女)感受到自己的心意,通过轻轻一掐,使得春日般的肌肤上留下了淡淡的红晕。这里不仅描绘了肌肤的娇嫩,更体现了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默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人指甲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内在的情感世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正当楼酒醒又黄昏,此间尽消磨。
便殷勤坐对,眉犹胜月,目更凝波。
难得重来把手,忍听旧笙歌。
相与论憔悴,夜已如何?
暗记三更低转,算隔帘人定,愁思无那。
怅江头梦远,搔首望云过。
定中秋、团圞容易,又一年、何事盼星河?
天涯遍,更谁无寐,念我蹉跎。
古唐秋味,自雁飞来处,彼汾一曲。
花满尧祠山扫黛,晋水春流碧玉。
石髓清甘,冰心酝酿,小瓮鹦哥绿。
酒星红照,略阳无此嘉麴。
前世记醉长安,银屏笑索,下马垂杨屋。
重见藐姑仙子面,泪点梦华新录。
独夜斟时,太行天外,香梦陶潜菊。
白云飞去,汉皇何地仙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