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拯灵均湘水上。节物多惆怅。
痛饮读离骚,杜若江离,总是凄然况。
姊归曾整行春仗。俯仰千秋壮。
今日拟招魂,酒侣诗朋,醉弄清溪涨。
谁拯灵均湘水上。节物多惆怅。
痛饮读离骚,杜若江离,总是凄然况。
姊归曾整行春仗。俯仰千秋壮。
今日拟招魂,酒侣诗朋,醉弄清溪涨。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醉花阴·其一》端午饮清溪阁上,以屈原的典故为引,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节日的感伤之情。首句“谁拯灵均湘水上”,以屈原自比,暗示无人能解其忧愁,如同无人拯救在湘水上的灵均。接下来,“节物多惆怅”直接点出端午节的哀愁氛围,与《离骚》中的悲愤情绪相呼应。
“痛饮读离骚,杜若江离,总是凄然况”描绘了诗人痛饮之时,诵读《离骚》,感叹其中的香草意象,如杜若和江离,都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凄凉。接着,“姊归曾整行春仗”,通过回忆往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三句“俯仰千秋壮,今日拟招魂,酒侣诗朋,醉弄清溪涨”则转而抒发豪情,虽然现实中有哀愁,但诗人仍想借酒唤起屈原的英魂,与朋友共醉于清溪之畔,以诗酒作伴,排遣心中的愁绪,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