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
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
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
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
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归隐生活,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寂静自得的情怀。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安逸的居住环境,诗人在蒲川之上建屋,隐逸生活的意境初现。"翛然" 一词传达了一种轻松自如的情态。
接着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 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光线的描写,使人仿佛能听到潮水的声音,也能看到那静谧的月光投在船上。这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 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归隐之地的宁静和纯洁。"地僻" 表示地点偏远,"红尘" 指的是世俗的喧嚣,而这里却是清净无为。"沙平白鸟眠" 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白鸟安然入睡,反映了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
最后 "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归隐之地的满意和享受。"幽适" 描述的是一种深远而舒适的情境,而不需要再去询问其他地方,因为这里已经是心中的理想所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宁静生活的意趣。
情素何廓寥,道侣足逍遥。
步出西北园,香风一飘飘。
莲盖含雨润,莲花泣露娇。
寒魄漾池塘,清夜见泬寥。
亦有草间虫,感时声喓喓。
徒倚玩物态,烦襟若为消。
所以不成寐,玄论半良宵。
治民如烹鲜,此语传自昔。
迩来才俊士,古训耻诵习。
哗然烦其令,藉口兴与革。
遂令田野间,奔走废耕织。
朝廷念元元,置吏务安辑。
岂意更劳扰,肥身重民瘠。
沈生起巍科,探讨遍六籍。
况复有家教,兹义谅能识。
鄱阳号乐土,近稍异往日。
抚摩还富厚,夙夜在努力。
高才如骐骝,千里初发迹。
康庄与曲径,慎哉审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