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
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
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
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
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
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
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
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
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
离情渺难收,摹写入凝伫。
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
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
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
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
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
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
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
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
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
离情渺难收,摹写入凝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江南的深深眷恋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以燕子的迁徙和寒食节的回归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以塞鸿的归来象征着诗人对江南的思念,而"归心忽飘絮"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诗人借秋菊的开放与凋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能否如约而至的不确定感。"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将人生比作变幻无常的浮云,既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也暗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
"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诗人担心自己的命运如同人间的雨水,难以预测,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通过隐峰和石头路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对生活道路的探索。
最后,"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佛法高深的马祖大师的敬仰。"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以落日和烟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时间、对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迅雷殷殷声动地,一阵灵风送阴气。
忽见四龙垂半空,头角犹在乌云中。
三龙蜿蜒只摇尾,一龙爪欲翻海水。
须臾分向东西行,大雨飒飒如盆倾。
奇观最是神龙变,卧病空床不相见。
坐闻客语心茫然,叶公之图人浪传。
东风来归,见碧草之萋迷。
渺风光兮千里,荡春情兮愁予,飘扬兮游丝。
鲜新兮芳枝。何燕莺之差池。
睍睆以相逐兮似亦媚此晴晖。汉之曲兮湘之南。
佩兰茝兮采蘅蘼。水粼粼以东注,日皛皛而西驰。
繄盛年之难再,乃一感于佳期。望夫君兮天一涯。
川无梁兮陆无车。心摇摇兮欲醉,首矫矫兮重回。
我思君兮君不知。年衰飒兮路岖崎。
目飞花兮如送,拾芳草兮若遗。阳春兮予不知。
其为欢乐兮为伤悲。
安得生彼双翼而奋飞兮,凌风远堕于君怀。
芳闺倦绣清昼长,小园踏碎苔花香。
鸣珰閒过碧筠坞,惊起玉枝双凤凰。
云鬟半亸娇无力,含颦似怯莲金窄。
欲将瑶瑟吊湘灵,翠袖生寒弹不得。
几回脉脉立斜曛,林下仙风吹茜裙。
应恨韶华若流水,岁晚青青输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