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依山麓,芳华缀翠藤。
夕阳当晚眺,春色在晨兴。
幽独清于水,头颅野似僧。
忽闻孤鹤唳,声出白云层。
古树依山麓,芳华缀翠藤。
夕阳当晚眺,春色在晨兴。
幽独清于水,头颅野似僧。
忽闻孤鹤唳,声出白云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闲居生活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古树、山麓、翠藤、夕阳、春色、流水、僧人、孤鹤和白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古树依山麓”,点明了地点,古树与山麓相依,既古老又稳固,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芳华缀翠藤”描绘了古树上繁花似锦,翠绿的藤蔓缠绕其间,生机勃勃,展现了春天的活力。
“夕阳当晚眺,春色在晨兴。”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转换,展现了日落时分的静谧与清晨的生机。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夕阳余晖洒满大地,而当新的一天到来,春色盎然,万物复苏,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幽独清于水,头颅野似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与水一样清澈,与僧人一样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忽闻孤鹤唳,声出白云层。”孤鹤的鸣叫打破了宁静,却也带来了新的意境。鹤唳声从云层中传来,既有孤独之感,又蕴含着超凡脱俗之意,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