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二》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二》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岂独湖山笑突如,珠林宝网亦丘墟。

消沉泡幻看金鲫,警策浮生听木鱼。

藕孔刀兵三劫炽,莲花刻漏六时疏。

于今顶礼云栖老,拥卫人天五百余。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西湖杂感》二十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描绘了对西湖景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岂独湖山笑突如”,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湖山以生命,表达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接下来,“珠林宝网亦丘墟”一句,通过对比珠光宝气与荒废的景象,暗示了世事无常,繁华终将消逝的主题。

“消沉泡幻看金鲫,警策浮生听木鱼”两句,运用金鲫和木鱼的意象,分别象征着人生的虚幻与警醒。金鲫在水中游动,看似自由,实则被水所束缚;木鱼敲响,声声入耳,提醒人们要警觉于世间的种种诱惑与苦难。

“藕孔刀兵三劫炽,莲花刻漏六时疏”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苦痛与解脱的探讨。藕孔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刀兵代表战争与苦难,三劫炽则是对三次大劫难的隐喻,强调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莲花则象征着清净与解脱,刻漏六时疏则指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

最后,“于今顶礼云栖老,拥卫人天五百余”表达了诗人对高僧云栖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智慧的推崇。云栖老作为佛教界的高僧,以其深厚的修行和智慧,为世人指引方向,保护着人间与天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结合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智慧与解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陈子吉应东阁之辟蜚声燕中久矣今年遇余娄水知尚困公车出徐李二相公林尚书诗见示因继其后

握手江湖意悄然,辟书羔雁记游燕。

宫花可自翘才馆,袖草犹余应制篇。

丞相总知还有命,公车虽晚不论年。

却怜吾似邹长倩,扑满投君贮几钱。

(0)

送故人汪禹乂之子尧卿谒宁国尹使君

禹乂以穷死,寄悰风与骚。

诸儿尽舒俨,孽子是枚皋。

小赋不堪饱,薄游空自劳。

非君贶金错,那得剪蓬蒿。

(0)

燕燕诗五章章六句

燕燕于庭,其掠也遒。人以为乐,我知其忧。

惟垒之葺,而翼子是谋。鱼鱼在藻,其泳也逸。

我知其忧,人以为适。惟饵之芳,而口腹是迫。

人乐其忧,我则知之。出与利投,剧与名偕。

或蕃子孙,或寿考惟祺。我忧其乐,人安能度。

利令智昏,名令实削。或子孙我役,或寿考我缚。

忧乐之来,匪我敢抡。我不自天,亦不自人。

澹兮寂兮,以葆厥真。

(0)

芭蕉

萧然长衲绿衫翁,听雨勾风事事中。

大叶尽胜摩诘雪,高花?定美人红。

即陪霜露秋墙委,亦伴椒脂粉壁空。

一样连宵明月影,今朝先缺两三丛。

(0)

画梅

丽夕上元偏,春风荡远天。

谁将五尺雪,写入一筒笺。

晕信空中夺,香疑笔底传。

夜深县榻冷,梦见罗浮仙。

(0)

九月朔与诸友醉某子长安邸舍得花字

满庭山色半阑花,觞曲交飞古侠家。

肝胆易倾除酒畔,弟兄难会最天涯。

不教酩酊归何事,望到茱萸节尚赊。

烛暗沟浑都莫虑,近来官道铲堆沙。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