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涧岂成蛟,流泉亦非翠。
色缘映带得,意出飞舞外。
虽无风霆化,自与江海会。
寒涧岂成蛟,流泉亦非翠。
色缘映带得,意出飞舞外。
虽无风霆化,自与江海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邓牧的作品,名为《九锁山十咏(其七)翠蛟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领悟。
“寒涧岂成蛟,流泉亦非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翠蛟亭周围环境的观察。这里的“寒涧”指的是清冷的溪流,“岂成蛟”则是说这种地方不易孕育出神异的蛟龙。而“流泉亦非翠”则表明连溪水也不见得呈现出翠绿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描绘了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特定事物出现条件的思考。
“色缘映带得,意出飞舞外。”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翠蛟亭所感受到的情感和灵感。“色缘”指的是由景致而生的情思,“映带得”表达了这种情思如同光彩一般,映照在心中。而“意出飞舞外”则意味着诗人的情感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飞扬。
最后两句“我虽无风霆化,自与江海会。”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受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或启示,但他的心灵却能自然而然地与广阔的江海相通。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万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翠蛟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阵云冷压艨艟,片帆如叶烟涛里。
忧时感遇,临流慷慨,素娥知未。
潮打征袍,雷轰虞鼓,睡龙惊起。
但浩歌击楫,问天不语,无人会、苍茫意。
将帅星辰有几。闪燐芒,欃枪犹指。
酒酣烛灺,望空搔首,壮心不已。
柱倚南天,剑横北斗,男儿谁是。
待扶桑日出,馀腥断瘴,借银河洗。
东风菜,叹多时、抛残乡味,枉了隋堤春色,绣畦相待。
欲问樊楼浅酌,旧梦何处,剩有承筐新翠,压担馀寒,相思市桥吟卖。
赏心再。负绮语潘郎,春明词债。
纤手青丝,莫任年华催改。
此际晶盐一箸,赋才无碍。
句好应寄南雁影,指莺脰、水边按谱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