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魏开封地,工歌自古闻。
雄图嗟已歇,淇水复何存。
公子能倾士,蛾眉亦报恩。
西风堪洒泪,若处吊夷门。
晋魏开封地,工歌自古闻。
雄图嗟已歇,淇水复何存。
公子能倾士,蛾眉亦报恩。
西风堪洒泪,若处吊夷门。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首句“晋魏开封地”,点明地点,即古代的开封,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接着“工歌自古闻”一句,赞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音乐艺术的发源地,暗示着文化的繁荣。
“雄图嗟已歇”表达了对往昔辉煌景象的惋惜,这里的“雄图”指的是曾经的宏伟计划或壮丽事业,如今却已消逝,流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哀叹。“淇水复何存”则进一步将话题转向自然景观,淇水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如今也难以寻觅其昔日的踪迹,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公子能倾士,蛾眉亦报恩”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忠诚与感恩精神的颂扬。公子与士的互动,以及女子(蛾眉,通常指美女)对恩人的回报,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高尚品质。
最后,“西风堪洒泪,若处吊夷门”以景结情,通过想象在西风中洒泪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深切怀念。夷门,此处可能是指古代都城的城门,象征着过往的历史场景。整首诗在描绘历史遗迹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客身困旅人,未如负舍蜗。
滚滚荆吴间,所居不常家。
宴安非吾事,但恐发早华。
且复一日葺,随时具生涯。
白盛烂四壁,茔净磨疵瑕。
虚明豁心府,永使思无邪。
愁来莫与语,起就书龙蛇。
亦足写方寸,放歌快咨嗟。
苦嫌中庭窄,所生野草花。
故须种松竹,反忆日月遐。
岁寒与谁共,惆怅终无他。
东门杨柳深,下有还乡路。
之子千里行,春风三月暮。
旅心常草草,飘忽不可驻。
居者空徘徊,行者亦反顾。
丈夫方贫贱,四海无所遇。
不如辙中鱼,犹以沫相喣。
悠悠大江水,日夕自东注。
何当激风雷,慰尔饥渴慕。
用儒沐休运,抚俗奉明诏。
虽愧文翁治,犹非武城笑。
兹堂丞相规,颇尽泮宫妙。
高阁横青冥,长廊骛䆗窱。
春秋大复古,修旧非所诮。
庭坛一已新,丹垩欻相照。
迂疏赖众才,简默希坐啸。
况多都邑贤,历讲道术要。
藩篱可目涉,弦诵或耳剽。
泛乡亦何人,千载名独劭。
汝颍多奇士,磊落布方册。
先进存古风,若人复令德。
诗书秀英华,鹰鹘勇排击。
曩者从军行,早闻平戎策。
纵横志未展,慷慨意更激。
坐惊齿牙脱,忽使头发白。
颇与嵇阮同,闭关以藏迹。
老骥甘道路,黄鹄羞斥泽。
复持一麾去,坚取万里役。
旌旗暗长亭,已想蜀山碧。
鼓吹喧前除,稍知楚风易。
专城自足贵,远览固多适。
胡为结离愁,恨此晚同得。
煌煌南极星,粲粲北维斗。
禀龄瑞明时,运柄燮万有。
降神非寻常,希世曾一偶。
积善如公家,于今见纯佑。
安车告归日,三府升平久。
万石均禄秩,鲁公拜前后。
茫茫周汉来,此事复闻否。
黄金铸大印,绿丝绾长绶。
方为累世荥,况多后来秀。
戏禽试强弩,劝客满春酒。
贱子敢再拜,愿公更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