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身困旅人,未如负舍蜗。
滚滚荆吴间,所居不常家。
宴安非吾事,但恐发早华。
且复一日葺,随时具生涯。
白盛烂四壁,茔净磨疵瑕。
虚明豁心府,永使思无邪。
愁来莫与语,起就书龙蛇。
亦足写方寸,放歌快咨嗟。
苦嫌中庭窄,所生野草花。
故须种松竹,反忆日月遐。
岁寒与谁共,惆怅终无他。
客身困旅人,未如负舍蜗。
滚滚荆吴间,所居不常家。
宴安非吾事,但恐发早华。
且复一日葺,随时具生涯。
白盛烂四壁,茔净磨疵瑕。
虚明豁心府,永使思无邪。
愁来莫与语,起就书龙蛇。
亦足写方寸,放歌快咨嗟。
苦嫌中庭窄,所生野草花。
故须种松竹,反忆日月遐。
岁寒与谁共,惆怅终无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异乡漂泊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诗中以“客身困旅人”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的艰辛生活。接着,“未如负舍蜗”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背着房子的蜗牛,生动地展现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滚滚荆吴间,所居不常家”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面对这种生活,诗人感慨“宴安非吾事”,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不屑,担心时间流逝会带来早衰的忧虑。“但恐发早华”一句,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且复一日葺,随时具生涯”两句,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即使生活艰难,也要努力营造自己的生活空间,准备随时应对未来的挑战。诗人通过“白盛烂四壁,茔净磨疵瑕”描绘了自己居住环境的简陋与整洁,以及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虚明豁心府,永使思无邪”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希望永远保持纯真善良的思想境界。面对生活的不如意,诗人选择“愁来莫与语,起就书龙蛇”,通过书写来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亦足写方寸,放歌快咨嗟”两句,表明了诗人通过文字和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释放情绪。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苦嫌中庭窄,所生野草花。故须种松竹,反忆日月遐”。诗人认为中庭狭小,希望种植松竹,不仅因为它们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还寄托了对宁静、悠长岁月的向往。最后,“岁寒与谁共,惆怅终无他”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岁月的孤独与无奈,但并未流露出绝望的情绪,而是以“终无他”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刘敞在异乡漂泊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