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庭芳.吴门管烈妇夫亡殉节词以纪事》
《满庭芳.吴门管烈妇夫亡殉节词以纪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庭芳

镜掩离鸾,弦摧别鹤,千秋彤史留芬。

机中锦字,长恨与谁论。

一自磨笄人杳,成灰后、蝶化罗裙。

人间事,依然花月,空馆总无春。夫君。

怜彩笔,土埋玉树,雨打黄昏。

痛梨花一树,同散朝云。

赢得巫箫社鼓,胥江畔、岁岁迎神。

凭谁画,啼斑满竹,别样管夫人。

(0)
鉴赏

这首《满庭芳》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纪念吴门管烈妇夫亡殉节而作。词中以“镜掩离鸾,弦摧别鹤”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管烈妇与丈夫离别的哀伤情景,通过“机中锦字,长恨与谁论”,表达了她对亡夫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倾诉的悲痛。接着,“一自磨笄人杳,成灰后、蝶化罗裙”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渲染了管烈妇在丈夫去世后孤独凄凉的生活境遇。

“人间事,依然花月,空馆总无春”三句,将管烈妇的生活与自然界的美好形成对比,突出了她的孤寂与哀愁。接下来,“夫君。怜彩笔,土埋玉树,雨打黄昏”几句,深情地表达了对管烈妇才情的赞赏以及对她命运的同情,将她比作“土埋玉树”,暗示其才华被埋没,生命如黄昏般短暂。

“痛梨花一树,同散朝云”两句,以梨花凋零比喻管烈妇的悲剧命运,与“同散朝云”相呼应,强化了她与丈夫共同面对人生变故的无奈与痛苦。最后,“赢得巫箫社鼓,胥江畔、岁岁迎神”描绘了每年祭祀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管烈妇及其丈夫事迹的追忆与敬仰。

“凭谁画,啼斑满竹,别样管夫人”则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管烈妇形象的深刻印象和对其精神的赞美,暗示了她的故事将如同竹上的啼斑一样,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华丽,通过对管烈妇生平的追忆,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生命的坚韧抗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离沪至甬暂居鄞江外舅家

已去危邦入乱邦,破车老马更徬徨。

南溟可即风波恶,北极相望道路长。

四壁青山屯淑气,一江绿水泛晴光。

春来何处堪将息,且喜妻乡胜故乡。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二十七

吴宫楚馆斗腰支,谁瘦谁肥各弄姿。

神女生涯终是梦,效颦祇亦谪红儿。

(0)

题刘文渊江村秋霁长幅

巴山深处忆家山,九月江村血染丹。

秋水长天归路阻,晚枫衰柳夕阳残。

壁间林壑探尤美,纸上桃源保亦难。

莫遣又随峨舸去,画图好作版图看。

(0)

旅菲杂咏二十八首·其二十五

四时风日皆炎夏,一雨晨昏便素秋。

莫道南洲春不到,回生草已碧于油。

(0)

己卯冬月国难不平又咏二首·其一

希望和平不见和,无人能唱太平歌。

双方让步调停易,战争延长唤奈何。

(0)

和缪艺风表叔韵

赏心端底贵缒幽,学古穷年汲绠修。

不事华丹资地望,每从纯白见天游。

故家禾黍新亭泪,乔木烽烟漆室忧。

鹑首赐秦今七载,更谁下女问高邱。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