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卷渡昆嵛,季子生还,恨回日楼台,犹是丁年非甲帐;
浮名共辽海,幼安已矣,料招魂华表,依稀城郭况人民。
诗卷渡昆嵛,季子生还,恨回日楼台,犹是丁年非甲帐;
浮名共辽海,幼安已矣,料招魂华表,依稀城郭况人民。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钟逊庵广生的深切哀悼与缅怀。首句“诗卷渡昆嵛”以“诗卷”象征逝者的文学成就,“渡昆嵛”则暗示其离世,形成一种时空的跨越感。接着“季子生还”,借用典故,表达对逝者归返的惋惜之情,同时暗含了对逝者生前才华与后世影响的肯定。
“恨回日楼台,犹是丁年非甲帐”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表达了对逝者年轻时的成就与现在情景的强烈反差之感,其中“丁年”指壮年时期,“甲帐”则借指帝王的豪华居所,此处用以形容逝者曾享有的荣耀与地位,如今却物是人非,令人感慨万千。
“浮名共辽海,幼安已矣”两句,将逝者的名声与辽阔的大海相提并论,既展现了逝者声名远播,又暗示了其生命的短暂与逝去。同时,“幼安”一词,可能是指逝者的名字或别称,与“已矣”呼应,表达了对逝者生命终结的哀痛。
“料招魂华表,依稀城郭况人民”则是对逝者灵魂的想象与对逝者生前所在之地的回忆。华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柱,常用于陵墓或道路两旁,此处用以象征逝者灵魂的归宿。最后一句“依稀城郭况人民”,则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生活环境和人们的怀念,强调了逝者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和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其生平成就的追忆,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慰藉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碧瞳绿发天与龄,绯衣绣黻临紫京。
郁葱佳气钟山明,虎符鱼钥开夜城。
长江如带流德声,五龙云卧珠海清。
浮丘羽人授黄庭,苍松丹桂冬不蘦。
乾坤一气魄载营,齐光日月餐玉英。
开轩献寿宝瑟鸣,岁岁年年长合并。
寿亭侯庙苍山傍,金生画壁真擅场。
只今一百五十载,火旗云马神扬扬。
古来好手吾能说,开元之中三昩绝。
左卫将军李思训,右丞才子王摩诘。
金生动笔师王李,古法不坠今罕比。
有时放遣来滇水,寻奇亦过苍山址。
乘兴欻然扫素壁,蛟龙抃舞长风起。
千年战功犹昨日,䬃爽英姿烱不死。
想见解衣槃礴时,寂寞后代觅心知。
蛛丝虫网日凋坏,赏者何人护者谁。
翻嗟古来才士芜没亦何限,感慨为尔击节生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