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村深好,青山分外多。
连延俄耸拔,回复又坡陀。
风冷平沙雁,天空上水鹅。
晚时见鱼艇,吾欲借其蓑。
但觉村深好,青山分外多。
连延俄耸拔,回复又坡陀。
风冷平沙雁,天空上水鹅。
晚时见鱼艇,吾欲借其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灵溪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
首句“但觉村深好”,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村庄深处美景的喜爱与赞叹。接着,“青山分外多”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青山的茂盛与丰富,仿佛在说这里的山比别处更加青翠欲滴。
“连延俄耸拔,回复又坡陀。”这两句描绘了山势的变化,连绵起伏,时而高耸入云,时而缓坡蜿蜒,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多变。
“风冷平沙雁,天空上水鹅。”这一联将视线从山间转向了广阔的平沙与天空。冷风吹过平沙,雁群飞翔,天空中则有鹅群翱翔,动静结合,画面生动,给人以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
最后,“晚时见鱼艇,吾欲借其蓑。”傍晚时分,诗人看到了捕鱼的小船,心中产生了想要借用蓑衣的念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们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谁言谭郎貌似我,执手问人还似无。
寸心明白已如此,区区形似终模糊。
我昔知子因子诗,晓月残雪风鸣枝。
境清音寥意飘忽,虎井数篇犹可思。
吴江楚峤两辽阔,期子不来空岁月。
西湖烟水我为乡,岂知此中有谭郎。
十年相求始相得,停车下船各叹息。
歘然魂魄化为一,异者衣裳与巾舄。
城中兄弟情好偏,非我与子神不全。
两山红叶正相待,子诗我画交无嫌。
我家震泽梅花里,湖气花光三十里。
留子共度梅花时,且待春深上湘水。
自我别西湖,且复经年矣。
譬如心念人,一见真可喜。
故人知我癖,置我浮家里。
著意筹云山,恣情逐烟水。
昨夜泊湖心,清月照瀰瀰。
今朝向南屏,馀霞乍收绮。
城头日欲上,山腰雾未巳。
忽然飞雨至,烟云互迤逦。
遥山正一抹,长林涤如洗。
坐觉雷峰失,已诧皋亭紫。
咄嗟旦暮间,变态纷如此。
山光与水气,相将弄奇诡。
平生爱山心,对此即欲死。
觅句畏唐突,作图但形似。
不如浇以酒,一笑铲磈礧。
吾友五六人,大半羁城市。
可怜两闻子,喀喀亲药饵。
三严皆好奇,何为亦徙倚。
良会不再得,参商限尺咫。
使我情怅然,人事难具美。
举觞属同游,当共惜此晷。
《西湖泛舟走笔戏呈同游诸子》【明·李流芳】自我别西湖,且复经年矣。譬如心念人,一见真可喜。故人知我癖,置我浮家里。著意筹云山,恣情逐烟水。昨夜泊湖心,清月照瀰瀰。今朝向南屏,馀霞乍收绮。城头日欲上,山腰雾未巳。忽然飞雨至,烟云互迤逦。遥山正一抹,长林涤如洗。坐觉雷峰失,已诧皋亭紫。咄嗟旦暮间,变态纷如此。山光与水气,相将弄奇诡。平生爱山心,对此即欲死。觅句畏唐突,作图但形似。不如浇以酒,一笑铲磈礧。吾友五六人,大半羁城市。可怜两闻子,喀喀亲药饵。三严皆好奇,何为亦徙倚。良会不再得,参商限尺咫。使我情怅然,人事难具美。举觞属同游,当共惜此晷。
https://shici.929r.com/shici/qqhvZ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