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生秋声,孤村断人迹。
峰寒不作云,重叠见山脉。
冈绝沙句连,游目杳无极。
晏坐水边楼,明灭数帆席。
谁从烟外指,人家住寒碧。
美人期不来,幽景足可惜。
拈笔写荒寒,斜阳澹将夕。
高树生秋声,孤村断人迹。
峰寒不作云,重叠见山脉。
冈绝沙句连,游目杳无极。
晏坐水边楼,明灭数帆席。
谁从烟外指,人家住寒碧。
美人期不来,幽景足可惜。
拈笔写荒寒,斜阳澹将夕。
这首清代袁棠的诗《写溪楼迟客图系之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首句“高树生秋声”以秋风吹过高树,引发寂寥的秋意,渲染出孤村的冷清氛围。接着,“孤村断人迹”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和人踪的稀少。
诗人通过“峰寒不作云,重叠见山脉”描绘山峰在秋寒中清晰可见,没有云雾遮掩,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层次感。接下来,“冈绝沙句连,游目杳无极”写出了远望时,连绵起伏的沙冈和无尽的视野,给人开阔而遥远的感觉。
“晏坐水边楼,明灭数帆席”描述诗人静坐在水边楼阁,远处的船只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元素。然后,“谁从烟外指,人家住寒碧”以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想象烟雾之外是否有人家,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最后两句“美人期不来,幽景足可惜”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友人未至的遗憾,流露出淡淡的惋惜之情。全诗以“拈笔写荒寒,斜阳澹将夕”收尾,诗人提笔记录下这荒寒而美丽的景色,夕阳西下,更添了几分凄美和孤独。
整体来看,袁棠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水的静谧与荒寒,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嗟嗟千岁姿,不比明堂蒿。
肤裁三韩扇,液制中山醪。
皮毛剥落尽,流转到松糕。
髯龙脱赤鳞,三日浴波涛。
玉兔持玉杵,捣此玄霜膏。
文章有杂碎,肪泽滋煎熬。
殷勤小方饼,裁以鞍山刀。
味甘剖萍实,色殷煎樱桃。
辽阳富冬菹,盘餐穷溪毛。
巧谋一饱地,齑粉不我逃。
腹中十八公,笑汝真老饕。
未忘口腹累,尚似贤蒸羔。
真味苦硬老,家风大孤高。
聊将酥蜜供,调戏引儿曹。
多生根尘习,隽永胜珍庖。
一舌有多智,无乃绵蕞劳。
人閒无正味,嗜好随所遭。
安能知许事,为君续离骚。
忆惜登科正妙年,鞭笞龙凤散神仙。
金钗贳酒春无价,银烛呼卢夜不眠。
往事悲凉真梦耳,故人零落独潸然。
临街父老应相识,笑指潘郎雪满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