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早。问江上寒梅,占春多少。
自照疏星冷,祗许春风到。
幽香不知甚处,但迢迢、满汀烟草。
回首谁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记当年、曾共花前笑。
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唤起罗浮梦,正参横月小。
凄凉更吹塞管,漫相思,鬓华惊老。
待觅西湖半曲,对霜天清晓。
江南春早。问江上寒梅,占春多少。
自照疏星冷,祗许春风到。
幽香不知甚处,但迢迢、满汀烟草。
回首谁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记当年、曾共花前笑。
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唤起罗浮梦,正参横月小。
凄凉更吹塞管,漫相思,鬓华惊老。
待觅西湖半曲,对霜天清晓。
这首宋词《孤鸾·梅》是赵以夫所作,描绘了江南早春时节梅花的景象。词人通过对江上寒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在料峭春寒中独自绽放的傲骨与清冷之美。"占春多少"四字,暗示了梅花在春天中的早熟和独特地位。
"自照疏星冷,祗许春风到",通过写梅花映照着稀疏的星光,只接纳春风的轻拂,表达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接下来的"幽香不知甚处,但迢迢、满汀烟草",则描绘了梅花香气弥漫,飘散在寂静的汀洲之上,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
"回首谁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词人将视线转向远方,发现一枝梅花斜逸而出,更显其孤芳自赏的姿态。回忆起往昔与梅花共度的美好时光,词人感慨"玉雪襟期,有谁知道",表达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无人理解的寂寥。
下片转入梦境,"唤起罗浮梦",罗浮梦可能指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思念,"参横月小"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深沉。接着,词人借塞管的凄凉笛声,抒发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感叹岁月催人老。
最后,词人期待在西湖边,在霜天清晨,再次寻觅那梅花的踪迹,以此寄托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词人的个人情感与生活哲理。
绛阙春回近,先放玉堂梅。
当时产此人杰,天岂偶然哉。
吾道以为元气,学者仰如北斗,聊复振儒台。
来岁紫微阁,阊阖看天开。七旬老,千里路,为公来。
二十年前,绣衣曾奉紫霞杯。
今对湖光山翠,喜有碧桃玉藕,寿酒得重陪。
明日赋归去,回首望蓬莱。
国子先生,博带峨冠,胡为此行。
正蛮烟瘴雾,远趋象郡,祥云瑞霭,近别龙庭。
率土之滨,际天所覆,何处而令不太平。
安南者,彼地方多少,敢抗吾衡。一封天诏丁宁。
要老子胸中百万兵。
看健如马援,精神矍铄,辨如陆贾,谈舌纵横。
奉职称藩,功成事定,更放文星分外明。
归来尽,不妨诗笔,颠倒南溟。
世途艰阻,正堪悲、万里清秋摇落。
况复乾坤还闭物,奚啻切床肤剥。
消长盈虚,循环反覆,夜半惊孤鹤。
东君着意,惠风先到嵓壑。
悦亲原有清欢,箪瓢食饮,不害贫家乐。
多病留侯空自苦,惭愧长身诸葛。
素手躬耕,卧龙冈上,准备丰年穫。
豚蹄社鼓,几时同醉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