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傥。
在远恨未逢,既近不屡往。
非以近为轻,恃易遂成曩。
倏为东牟守,别我驻征鞅。
又作千里遥,依然复怀想。
昔闻之罘山,秦碑元有两。
一存东顶中,一在西顶上。
篆实丞相斯,缺剥不可仿。
愿言试历览,闻见欲以广。海晴望石桥,神仙事?恍。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桥断水无涯,焉知有方丈。
迩者地出金,发掘怀沃壤。
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幸君经术高,教化人所仰。
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傥。
在远恨未逢,既近不屡往。
非以近为轻,恃易遂成曩。
倏为东牟守,别我驻征鞅。
又作千里遥,依然复怀想。
昔闻之罘山,秦碑元有两。
一存东顶中,一在西顶上。
篆实丞相斯,缺剥不可仿。
愿言试历览,闻见欲以广。海晴望石桥,神仙事?恍。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桥断水无涯,焉知有方丈。
迩者地出金,发掘怀沃壤。
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幸君经术高,教化人所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表达了对张圣民学士才德兼备的赞美,以及对其赴任登州的离别之情。诗中提到未能常与张圣民交往,是因为距离遥远,并非轻视,而是感叹机会难得。诗人回忆起烟台的传说,如秦碑和石桥,寄寓对历史的遐想,同时也提醒张圣民关注地方民生,尤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最后,诗人祝愿张圣民凭借深厚的经学修养,推行教化,造福百姓。
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钦佩,也有对友人职责的期待,还融入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