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怀王逸少,宅地如翔鸾。
池水至今黑,云是墨未乾。
施作金仙宫,楼殿排羽翰。
银榜留飞乌,玉蜃吐惊湍。
耶舍宝塔近,笔插青云端。
贝叶五千书,两藏龙鳞蟠。
钟磬递虚籁,松杉扶岁寒。
护持不变灭,炉烟昼漫漫。
暂游寄僧榻,翛然心界宽。
愧无惊绝草,付与苍崖刊。
旷怀王逸少,宅地如翔鸾。
池水至今黑,云是墨未乾。
施作金仙宫,楼殿排羽翰。
银榜留飞乌,玉蜃吐惊湍。
耶舍宝塔近,笔插青云端。
贝叶五千书,两藏龙鳞蟠。
钟磬递虚籁,松杉扶岁寒。
护持不变灭,炉烟昼漫漫。
暂游寄僧榻,翛然心界宽。
愧无惊绝草,付与苍崖刊。
这首诗描绘了郭祥正对归宗寺的访问与感受,展现了其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仰。诗中以“旷怀”开篇,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超脱,随后通过“宅地如翔鸾”、“池水至今黑”等形象描绘,将归宗寺的历史与神秘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诗人描述了寺内的建筑布局,如“金仙宫”、“宝塔”等,以及自然景观,如“银榜留飞乌”、“玉蜃吐惊湍”,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
进一步,诗中提到寺内藏有“贝叶五千书”,象征着丰富的佛教经典,而“两藏龙鳞蟠”则暗示了这些经典的珍贵与深邃。通过“钟磬递虚籁,松杉扶岁寒”的描写,诗人描绘了寺庙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庄严,以及四季更替中的永恒与不变。最后,“护持不变灭,炉烟昼漫漫”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坚定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归宗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