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许都难,几社典之相始终。
不有贤司李,漫天祸且遍浙东。
功成辞赏去,欲以此意谢闇公。
孤忠践妖梦,二千年上感殷通。
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
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
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
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
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
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
长哦禊水诗,定有灵旂飒飒来吴淞。
东阳许都难,几社典之相始终。
不有贤司李,漫天祸且遍浙东。
功成辞赏去,欲以此意谢闇公。
孤忠践妖梦,二千年上感殷通。
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
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
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
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
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
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
长哦禊水诗,定有灵旂飒飒来吴淞。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对故理刑陈公卧子的颂扬与纪念之作。陈公卧子在瓯粤地区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然而其祭祀仪式并未得到妥善安排,原因可能在于某些忌讳或限制。全祖望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陈公功绩的深切敬仰,并提出应效仿前例,在书院中为陈公设立祠祀,以示纪念。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东阳许都难”、“孤忠践妖梦”、“竟殉华亭鹤”等,生动描绘了陈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同时,通过“春猿秋鹤飞吟中”、“圣朝已不讳”等诗句,展现了陈公功绩的深远影响以及时代对其事迹的认可与怀念。
最后,“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蕺山的精舍中为陈公设立祠祀的心愿,以表达对陈公的敬仰之情。“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则暗示了陈公的功绩与影响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如同五犀石一般坚固而永恒。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赞美了陈公的功绩,也体现了全祖望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