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荅冯鲁秀才》
《荅冯鲁秀才》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髣髴谢尘迹,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在清晨的宁静环境中,坐在装饰华美的琼瑶制成的坐具上,沉浸于山林间的自然景色之中。知子(知客)即友人归来,这里可能指作者与朋友相聚或心灵上的交流。诗中的“澹然”形容山景悠长而淡泊,不是热闹非凡,而是平和宁静;“幽禽”则暗示着深山中的鸟鸣声,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髣髴谢尘迹”表达了诗人对物欲尘俗的超然与感激之情。诗中“逍遥舒道心”一句,则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的悠然自得,内心充满道家思想的平和。

随后几句,“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描述的是诗人佩戴的丝带被华丽的头发所掩盖,这不仅是对个人仪表的一种描写,也隐喻着个人的才华与外界的期望有所冲突。紧接着,“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和文书任务时的无奈与迷茫。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一句,通过对农业劳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农事的忽略,以及对未来成长(如同田间生长的幼苗)的淡然态度。

最后,“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诗人感到自己的学业与才华未能得到认可,对于那些提出问题和挑战的人充满了懊恼。同时,他的心中又充满了对远方美好风景的向往,这里的“东山岑”可能是理想中的某个地方,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山林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才华与外界期望冲突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在物欲纷争中寻找超然与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哭伯姊二首·其一

弟为龟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复何之。

今彤史笔嗟谁炳,古锦囊诗独姊知。

起絮撒盐才有间,燎须作粥力安施。

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

(0)

重次林守韵并柬臞轩二首·其一

晨坐黄堂夕未归,偶然闭阁句尤奇。

颇知韦守临苏郡,不省山公到习池。

烧尾且陪攀桂集,遨头别有探梅期。

自惭属和悭才思,尤甚春船上水时。

(0)

送林若山太博赴建倅

入诲诸生方乐育,出为少尹忽高翔。

登临庾月平分处,唯诺侁星一点傍。

署尾冰厅虽寂寂,瞻前铁壁正堂堂。

自怜老病诗情减,纵寄茶来不合尝。

(0)

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其一

乌府名臣暂拥麾,霜棱聊复变春熙。

行人犹谓骢当避,圣世初无鳄可移。

粤俗相携看上日,韩祠配食付它时。

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

(0)

送叶制参

闻说秋防急,安危寄阃臣。

无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

毡帽环吾境,纶巾赖此人。

晋朝陶庾辈,岂必靠江神。

(0)

送叶士岩二首·其二

向来参请遍诸方,恍惚如痴亦似狂。

雪与膝平犹未退,斤从鼻过了无伤。

拈花弟子知谁悟,撼树群儿不自量。

极欲为君露消息,天寒日短话头长。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