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翩翩白面郎,曾从说剑学穿杨。
悬崖百尺能通臂,过峡三声早断肠。
啼入商秋天似水,坐当清夜月如霜。
欲将烦恼消除尽,衔果还须礼法王。
何处翩翩白面郎,曾从说剑学穿杨。
悬崖百尺能通臂,过峡三声早断肠。
啼入商秋天似水,坐当清夜月如霜。
欲将烦恼消除尽,衔果还须礼法王。
这首诗以“咏物体六十六首”之六十一篇的形式,描绘了一只猿的形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猿的敏捷与灵巧,以及它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首句“何处翩翩白面郎”,以“白面郎”比喻猿的灵动与优雅,仿佛一位翩翩公子在林间穿梭,形象生动。接着,“曾从说剑学穿杨”,暗示猿不仅身形轻盈,还蕴含着某种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技能,如同古代传说中能够学习人类技艺的动物一般。
“悬崖百尺能通臂,过峡三声早断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猿的非凡能力。在百尺高的悬崖上,猿能够自如地活动,展现出惊人的臂力与平衡感;而“过峡三声早断肠”则可能是在形容猿穿越狭窄险峻的峡谷时发出的叫声,既表现出其生存的艰难,也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啼入商秋天似水,坐当清夜月如霜。”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猿的啼声比作秋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氛围;同时,坐在清冷的夜晚,月光如霜,既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暗含了猿在自然中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最后,“欲将烦恼消除尽,衔果还须礼法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猿的一种深层次的思考。猿在自然界中虽然有着超凡的能力,但仍然需要遵循自然法则和生存之道。这句话或许寓意着,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的生物,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才能和谐共存,消除不必要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属性,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规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
日行底天廓,劝农正其时。
畇畇土膏动,穆穆条风吹。
渚花尚自媚,汀柳亦间垂。
中吴号沃壤,东作多遗黎。
首更太伯化,民俗恒熙熙。
一从干戈兴,杀虏令人悲。
草生髑髅眼,灶绝茅茨炊。
十室存二三,烧劫偶见遗。
官租不少贷,民力何由支?
张侯尹吴县,冰檗严矜持。
徵科泪暗落,且复鞭创痍。
兹当东作兴,载耜循年规。
言告加勉勖,心伤为嗟咨。
田老锋镝馀,仅保骨与皮。
犹复望岁丰,迎拜携孤嫠。
茹芹敢望饱,无力堪拖犁。
嚼虱恒苦腥,饭牛恒苦饥。
侯为百里宰,腹笥盛书诗。
民劳曷小康,民病曷小医?
虢文谏周室,千古有令仪。
咽饿啖儿肉,何人埋父尸?
民力苟不苏,天鉴亦不私。
上帝专主宰,臣言谅非痴。
《悯农,送张德常吴令出郊劝农,兼柬国瑞公相》【元·郑元祐】日行底天廓,劝农正其时。畇畇土膏动,穆穆条风吹。渚花尚自媚,汀柳亦间垂。中吴号沃壤,东作多遗黎。首更太伯化,民俗恒熙熙。一从干戈兴,杀虏令人悲。草生髑髅眼,灶绝茅茨炊。十室存二三,烧劫偶见遗。官租不少贷,民力何由支?张侯尹吴县,冰檗严矜持。徵科泪暗落,且复鞭创痍。兹当东作兴,载耜循年规。言告加勉勖,心伤为嗟咨。田老锋镝馀,仅保骨与皮。犹复望岁丰,迎拜携孤嫠。茹芹敢望饱,无力堪拖犁。嚼虱恒苦腥,饭牛恒苦饥。侯为百里宰,腹笥盛书诗。民劳曷小康,民病曷小医?虢文谏周室,千古有令仪。咽饿啖儿肉,何人埋父尸?民力苟不苏,天鉴亦不私。上帝专主宰,臣言谅非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TdS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