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郎白晰美少年,卧病憔悴春花前。
生门灭户了然识,纸帐筠床长独眠。
人间万事尽灰冷,惟有一死当胸悬。
有书不读产不问,药垆茶鼎恒周旋。
老夫见之为?然,辘轳劫尽天地坏。
学得长生翻可怜,近闻衲子时留连。
东方阿閦西极乐,举头慈氏兜率天。
我佛诱汝生攀援,莫作有为莫坐禅。
两粥一饭顺世缘,无镜即已休磨砖。
康郎白晰美少年,卧病憔悴春花前。
生门灭户了然识,纸帐筠床长独眠。
人间万事尽灰冷,惟有一死当胸悬。
有书不读产不问,药垆茶鼎恒周旋。
老夫见之为?然,辘轳劫尽天地坏。
学得长生翻可怜,近闻衲子时留连。
东方阿閦西极乐,举头慈氏兜率天。
我佛诱汝生攀援,莫作有为莫坐禅。
两粥一饭顺世缘,无镜即已休磨砖。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康生时万将归云间出此纸求识别援笔数语不复能论工拙也》。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康郎的美少年,因病卧床,面容憔悴,独自在春花前度日。他似乎对世间万物感到灰冷,只将死亡铭记于心。康郎不读书,不问产业,却常与药炉茶鼎相伴,过着简朴的生活。
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味,王世贞以康郎为引,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他提到康郎虽学得长生之道,但近来却常与僧侣往来,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中还提到了东方的阿閦和西方的极乐世界,以及佛陀的引导,强调了对佛教信仰的认同。
最后,王世贞以“两粥一饭顺世缘,无镜即已休磨砖”结束,意在表达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康郎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解与认同。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修行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秋水渐浮堤,青禾白鹭栖。
祝篝空有意,抱瓮已无畦。
蛩欲依人诉,鸠偏逐妇啼。
不堪翘首望,天际湿云低。
寂寞太冲子,居卜愚公谷。
别策开林阴,曲径盘修竹。
湛湛秋天长,娟娟秋气穆。
日晏足高眠,报道晨炊熟。
凭阑数视天,振衣理新沐。
枫叶淡初黄,旗茗烹嫩绿。
豁眼拭遗编,琳琅一再读。
激扬芳麓雕,宛转枯枝燠。
尽校不为雠,得意随手录。
贝叶时一翻,跏坐礼天竺。
无花平石床,有牍连茅屋。
倦即拂枕眠,醒复慭灾木。
儿童狎至前,客子来不速。
送迎总在门,往来皆大陆。
非寂亦离喧,虽雅颇近俗。
何当薄暮时,澄天净如浴。
松声咽管弦,荷花袅馥郁。
暝色奔不停,牛羊纷纷逐。
对景得新诗,把盏倾糵曲。
长歌谁与言,息机吾也独。
《早秋读书竹林自述》【明·左光斗】寂寞太冲子,居卜愚公谷。别策开林阴,曲径盘修竹。湛湛秋天长,娟娟秋气穆。日晏足高眠,报道晨炊熟。凭阑数视天,振衣理新沐。枫叶淡初黄,旗茗烹嫩绿。豁眼拭遗编,琳琅一再读。激扬芳麓雕,宛转枯枝燠。尽校不为雠,得意随手录。贝叶时一翻,跏坐礼天竺。无花平石床,有牍连茅屋。倦即拂枕眠,醒复慭灾木。儿童狎至前,客子来不速。送迎总在门,往来皆大陆。非寂亦离喧,虽雅颇近俗。何当薄暮时,澄天净如浴。松声咽管弦,荷花袅馥郁。暝色奔不停,牛羊纷纷逐。对景得新诗,把盏倾糵曲。长歌谁与言,息机吾也独。
https://shici.929r.com/shici/IHqPX7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