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乾淳老,生涯半子虚。
久无朝士馈,空有故人书。
诗道穷方进,尘缘老尽除。
茫茫天壤阔,谁复是知予。
八十乾淳老,生涯半子虚。
久无朝士馈,空有故人书。
诗道穷方进,尘缘老尽除。
茫茫天壤阔,谁复是知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感受的深沉体验。开篇“八十乾淳老,生涯半子虚”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诗人已高龄且感受到生命如同流沙般迅速逝去的无常。
接着,“久无朝士馈,空有故人书”表明诗人长时间没有得到朝廷官员的馈赠,只剩下昔日朋友的书信作为寄托。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孤立无援,也透露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诗道穷方进,尘缘老尽除”则是诗人通过吟咏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他已经逐渐超脱世俗纷争,将内心的杂念一一清除。
最后,“茫茫天壤阔,谁复是知予”则是在描绘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通过这种宏大的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这里的“知予”意味着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在茫茫人海中变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手法和借景抒情的手段,将诗人的孤独感受与对友情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高洁的文学形象。
近寒食。烟水村南舍北。
斜阳看、桥畔草花,时节相逢谢堂客。邻翁鬓早白。
曾识。寻常巷陌。
漂摇事、风暮雨朝,檐语双双世如隔。莓梁暗陈迹。
但贴地依稀,茸唾狼藉。衔泥将子知犹力。
嗟落絮身世,涨花漂荡,天涯何处梦再觅。
断魂网窗黑。愁极。正岑寂。渐柳改春颦,梨泫秋色。
沉沉社鼓思行役。问舞影灯外,盼波帘隙。
年来年去,得且住,怎记忆。
向天涯、丝管已难听,何堪恁伤春。
算怜卿怜我,无双倾国,第一愁人。
仿佛妒花风雨,逐梦入行云。
芳约啼鹃外,回首成尘。
占取人天红紫,早颓圆断井,分付消魂。
拌随波未肯,何计更飘茵。
便三生,愿为香土,费怨歌,谁惜翠眉颦。
肠回处,只青衫泪,得似红巾。
春原草宿。酿湿痕作影,光散林麓。
近水偏多,避月还明,飞飞自照幽独。
西风不醒雷塘梦,化万点、秋魂相逐。
更那堪,雨暗黄昏,败井废苔凝绿。
还记荷亭露坐,小池乍退暑,凉气吹烛。
绕遍花阴,巧入湘帘,笑倚画罗同扑。
而今一院繁星乱,但冷飐、萧萧疏竹。
等恁时,闲贮绡囊,怕展翠笺重读。
绿阴时候,寒暖难将息。
遥山几重遮眼,芳草向人碧。
不分弦尘柱缓,板引都萧瑟。晚云离席。
阳关休唱,客舍杨枝借颜色。
未老江关庾信,文采留南北。
试觅沧海成连,别梦怜风月。
道是天涯语笑,付与闲筝笛。玉琴横膝。
垂帘罢鼓,雨细烟深迟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