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
《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全文
明 / 何南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深夜焚香阅故编,热肠馀燄付群贤。

乘时泼墨成淋雨,也较青山种白莲。

(0)
鉴赏

此诗《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由明代诗人何南凤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焚香阅读旧书,以热忱之心与后辈探讨科举之业的情景。

首句“深夜焚香阅故编”,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手执古书,香气缭绕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氛围。诗人以焚香为引,寓意着对学问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次句“热肠馀燄付群贤”,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炽热与对人才的期待。这里的“热肠”形容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后辈的关怀,“馀燄”比喻其知识与智慧的余晖,愿意将其传递给更多的贤才。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无私的奉献精神,也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乘时泼墨成淋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诸子讨论科举之业时的激烈与深入。这里的“乘时”意味着抓住时机,“泼墨”则是形容讨论的热烈与激昂,仿佛墨水倾泻而出,如同雨水般淋漓尽致。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诸子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以及对学问追求的热情与执着。

最后一句“也较青山种白莲”,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这里将科举之业比作在青山中种植白莲,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尊重与期待,也寄托了对后辈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祝愿。同时,白莲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暗示了诗人希望后辈能够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保持高尚的品德与人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后辈的关怀以及对科举之业的深刻理解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何南凤
朝代:明   字:道见   号:知非   籍贯: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   生辰:1588-1651

何南凤(1588-1651),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是佛教临济宗传人,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字道见,家名觉从,号知非,又号雷山,又称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生,清代顺治八年(1651)卒,终年六十五岁。
猜你喜欢

玉楼春

邻鸡喔喔晨窗白。檐树深沉初辨色。

鸳鸯瓦上露溶溶,翡翠帘边风瑟瑟。

小楼一半屏山隔。不灭银缸通照夕。

还乡好梦却忘愁,梦破那堪仍在客。

(0)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诗翁急欲知务。

平生想像江湖意,几度鸡鸣风雨。凫有渚。

直晚景桑榆,才得埋霞屿。先贤好语。

道钟鼎山林,神仙宰相,从昔不同趣。西池路。

天意而今都许。佳人协律调吕。

浮沉愿入鸡豚社,其奈香山佳句。谁我醑。

又菊节相催,先约修花谱。犹今视古。

有洹水秋声,林卢爽气,壮观我西圃。

(0)

鹊桥仙

雪松仙客,箕山道士。来访思斋老子。

思斋何处未归来,想只在、翠红乡里。

风清月白,橙黄蟹紫。一巷笙歌纷起。

良宵不遇负佳宾,都不念、人生有几。

(0)

春从天上来.祝一斋大参寿

自古英雄。试倒指,谁能廊庙雍容。

相君此遇,风虎云龙。光掩前后诸公。

正天开治运,□□力、启沃宸衷。

况平生,把诗书礼乐,烂入胸中。

当年侧闻先德,只一语唤起,万室春风。桂树成丛。

棣华联萼,总是旧日阴功。

怪昨宵雪霁,烟光薄、生意浮空。

我来为寿,相朝何似,维岳维嵩。

(0)

南乡子.赠轧二弦胡琴高才甫

锦瑟思华年。底用嘈嘈五十弦。

两线清冰千万调,能传。句句分明字字圆。

高艺擅华筵。多少新声出自然。

更着赵娘歌宛转,相联。消得诗人笔似椽。

(0)

祝英台近.题钱德钧水村图

染秋云,图泽国,野趣入游戏。

能事何须,五日画一水。

重重杨柳陂塘,茅茨村落,鲈乡外、西风渔计。

晚烟霁。有客乘扁舟,延缘度疏苇。

欲访幽居,宛在碧溪尾。

浩然目送飞鸿,醉歌欸乃,溪光里、乱山横翠。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