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隐朱明翠霭浮,火寒丹灶半虚丘。
千年过客犹丸粒,可当青囊药裹否。
洞隐朱明翠霭浮,火寒丹灶半虚丘。
千年过客犹丸粒,可当青囊药裹否。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隐秘洞穴与自然景观,以及对古代炼丹术的遐想。首句“洞隐朱明翠霭浮”以朱明(朱红色的阳光)与翠霭(绿色的云雾)描绘出山中洞穴的神秘与幽静,暗示着深藏不露的自然之美。接着,“火寒丹灶半虚丘”则通过对比火焰的炽热与丹灶的冷寂,象征着炼丹过程的艰难与结果的虚无,暗含对古代炼丹术的反思。
后两句“千年过客犹丸粒,可当青囊药裹否”进一步深化主题,将时间的长河与个人的短暂生命进行对比,指出即使是历经千年的过客,最终也如同丸粒般渺小。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这样的“丸粒”是否能与古代道士所携带的药物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古代炼丹术的质疑,也是对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