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宿县学斋舍作》
《雨宿县学斋舍作》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客来帷林候渔父,黉舍坐听三日雨。

诸生读书喧两庑,商羊飞来立当宁。

雨声书声杂蛙鼓,蚓歌亦自谐宫羽。

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

斋僮不敢开牖户,风撼庭柯啸饥虎。

南山老石烂成土,天漏谁能鍊金补。

去年旱魃走吴楚,田家往往悲尘釜。

麦秋一饱方自许,莫教化作飞蛾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宿县学斋舍时的场景和感受。首句“客来帷林候渔父”,写诗人以主人身份迎接访客,如同渔父般闲适。接着,“黉舍坐听三日雨”表达了诗人静心聆听连日雨声,寓含对学术宁静的向往。

“诸生读书喧两庑”描绘了学子们勤奋读书的热闹景象,而“商羊飞来立当宁”则借商羊(传说中的瑞鸟)的形象,寓意吉祥与希望。雨声、书声与蛙鼓交织,形成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和谐画面。

“蚓歌亦自谐宫羽”运用拟人手法,写蚯蚓鸣叫仿佛合着音乐节奏,增添了生动趣味。接下来,诗人通过“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描绘出斋舍的古老与沧桑,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斋僮不敢开牖户,风撼庭柯啸饥虎”一句,以斋童的谨慎和风雨中树木摇曳的声音,渲染出环境的荒凉和内心的忧虑。最后,诗人借“南山老石烂成土,天漏谁能鍊金补”感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以及对社会疾苦的关注。

结尾处,“去年旱魃走吴楚,田家往往悲尘釜”提及去年的旱灾,表达对农民的同情,而“麦秋一饱方自许,莫教化作飞蛾舞”则寄寓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警示人们珍惜粮食,勿使辛劳化为虚无。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忆别

忆别河桥柳,青青送马蹄。

妾心与羌笛,无日不辽西。

(0)

读书辞

读既倦兮草草,步苍苔兮缥缈。

问落花兮多少,怨残红兮风扫。

鸟喧喧兮人稀,柳依依兮絮飞。

思悠悠兮春归,惟把卷兮送馀晖。

(0)

过黄叶庵

郭西有竹庵,幽闲旷奇绝。

壁绿苔晕封,地走松根裂。

林鸟领法音,冢鬼飧禅悦。

秋池净若空,霜枫赤疑血。

晦迹简酬人,义无不了说。

(0)

出刘庵晚步望江南诸山有感寄同社诸丈

荒原无历览,直视但丘陵。

斥鴳飞盈步,波臣水仅升。

莽烟孤晚岫,疏树出寒灯。

目断钟山色,空馀望里登。

(0)

东山顾命歌

金陵有个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纲纪。

不逢良女唤回头,几乎埋没红尘里。

叹浮生,只如此,参访明师求直指。

见说传灯录上人,志气冲天奋然起。

念弥陀如自己拶,得寒冰化为水。

任他非佛与非心,务要禅河穷到底。

昼亦然,夜亦然,铁牛不动痛加鞭。

头角峥嵘便作狮子吼,惊得海底金乌飞上天。

求印可,叩机缘,几回亲到东山前。

三绕绳床呈见解,振威一喝与君传。

称大隐,可居廛,而今堪作火中莲。

惯向北斗星中骑木马,却来东山水上撑铁船。

撒手悬崖知落处,千重欲网打不住。

碧眼胡僧没奈何,分付袈裟为信具。

赵州禅,真罕遇,争肯庭前寻柏树。

截断南山老葛藤,无孔铁锤重下锯。

大放开,还捏聚,绿水青山皆妙趣。

脚根□□□头关,明月不随流水去。

(0)

题圭上人山舍

红叶填松径,清溪绕竹林。

西风双鬓老,落日半窗阴。

坏衲偏宜厚,幽居不厌深。

竺仙遗偈在,展卷且高吟。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