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木难攀,空剩取、岁寒高节。
险独立、崇山千仞,云冥天裂。
好事忽随春梦短,名花输与秋娘折。
绕国门、依旧是青山,金瓯缺。在地作,舟和楫。
为天做,喉和舌。把乾坤扭转,千秋不灭。
万念已成东逝水,一竿独钓寒江雪。
夜何其、独坐已三更,煤还爇。
若木难攀,空剩取、岁寒高节。
险独立、崇山千仞,云冥天裂。
好事忽随春梦短,名花输与秋娘折。
绕国门、依旧是青山,金瓯缺。在地作,舟和楫。
为天做,喉和舌。把乾坤扭转,千秋不灭。
万念已成东逝水,一竿独钓寒江雪。
夜何其、独坐已三更,煤还爇。
这首词以"若木难攀"起笔,象征着高洁之志难以轻易达成,但即使如此,仍坚守着岁寒时节的高尚节操。接下来描绘了身处险峻崇山之中的孤独形象,暗示了作者面对困境的坚韧立场。"好事忽随春梦短,名花输与秋娘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如愿的自嘲。
"绕国门、依旧是青山,金瓯缺"借青山和破损的金瓯(比喻国家版图)寓意国家虽遭变故,但江山依旧。词人将自己的理想比作舟楫和喉舌,决心以实际行动去改变乾坤,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下半部分,"万念已成东逝水,一竿独钓寒江雪"运用隐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执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最后,"夜何其、独坐已三更,煤还爇"描绘了深夜独坐的情景,灯火微弱却仍在燃烧,象征着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宁调元作为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风格,展现了他对于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