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萧尚书哀挽》
《萧尚书哀挽》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郎司棘寺久驰声,又总台纲进列卿。

南国几年分重寄,西江千里动归情。

长才未究生前用,恤典空沾殁后荣。

惆怅九原今不作,高风何处觅耆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为悼念萧尚书所作的哀挽诗。诗中表达了对萧尚书长期在官场的卓越声誉和晋升至高位的赞誉,以及对其在南方多年担任重要职务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萧尚书逝世后未能实现其全部才能的遗憾,以及对其身后荣誉的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郎司棘寺久驰声,又总台纲进列卿”,赞美了萧尚书在官场上的名声和地位,他不仅在棘寺(古代官署名)任职时就已声名远播,后来更是总领台纲,晋升为列卿,即高级官员。

接着,“南国几年分重寄,西江千里动归情”两句,描述了萧尚书在南方多年担任要职的经历,以及他与南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联系。西江千里,象征着广阔的距离,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长才未究生前用,恤典空沾殁后荣”则表达了对萧尚书才华未能完全施展的惋惜,以及对其去世后仅能获得荣誉的无奈。这两句充满了对逝者未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遗憾之情。

最后,“惆怅九原今不作,高风何处觅耆英”表达了对无法再见到萧尚书的惆怅,以及在当今社会寻找同样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人物的困难。九原,古代指人死后埋葬之地,这里借指已故之人;高风,指的是高尚的品德或风格;耆英,指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贤士。整句话意在强调对萧尚书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缺少这样人物的感慨。

这首哀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萧尚书个人成就和品德的颂扬,也是对逝去时代精神风貌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敬意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挽萧御史

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还。

穗帷夜捲霜风冷,华屋秋扃晓月寒。

遗迹定应归太史,荣名长是在人间。

明时有子登三事,永感终天泪不乾。

(0)

题王医士东白堂

才见沧溟浴晓珠,俄看倒影上天衢。

丹炉夜火知全伏,药室晨光觉渐虚。

野马未穿延客榻,阳乌先照活人书。

在家早起君休厌,屦迹朝来满户除。

(0)

题冯处士卷

忽从嚣杂见真淳,谁道今人不古人。

四礼每宗朱氏教,一门长接孟家邻。

椿庭时雨年年润,兰砌光风日日新。

青简会须书行义,高名直与董生亲。

(0)

宿灵岩寺

梵宇深沉夜景迟,僧房禅榻果幽奇。

竹鸣虚牖风过处,霜落寒岩月上时。

纸帐烛光团白玉,石炉香燄霭青丝。

红尘马首明朝别,只恐山灵解勒移。

(0)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九

圣化如天统四溟,黔中封界掩荆衡。

壶头不复当时险,充道无如此日平。

渺渺荒烟含远岫,悠悠流水带边城。

武陵溪上袁生笛,吹尽关山几许情。

(0)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三

正是霜台弭节时,不堪风物动相思。

庭前绿草飞蝴蝶,城外清江叫子规。

北地关河频入望,南天雷雨自无私。

预将归橐酬知己,万里观风剩有诗。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