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后一日风雨殊有寒色偶成》
《立春后一日风雨殊有寒色偶成》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竟夕北风号,春回雨已膏。

归程离海峤,旧服理绨袍。

宿瘴须寒压,清愁欲醉逃。

何当入江浙,雪片洒鹅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之后的一场风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转换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竟夕北风号”以强烈的北风开篇,暗示了天气的寒冷与变化,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春回雨已膏”一转,虽是春回大地,但雨水却如膏脂般厚重,预示着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气候依然寒冷。这种冷暖交替的描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序更迭的敏感感知。

“归程离海峤,旧服理绨袍”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中。远离家乡的旅人,在春雨中整理起厚重的冬衣,既是对季节变换的适应,也是对归家的渴望。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

“宿瘴须寒压,清愁欲醉逃”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湿热之后,寒冷的天气仿佛能压制住内心的病态,而“清愁”则是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复杂情感时的一种自我排解方式。这里的“醉”并非实指饮酒,而是借酒消愁的隐喻,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逃避现实困境的心理状态。

最后,“何当入江浙,雪片洒鹅毛”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温暖南方的向往。江浙之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对于经历过严寒的诗人而言,那里无疑是一个避风港。这一句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向往,更是对心灵慰藉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题济川桥

十二阑干百尺台,登临洗尽眼中埃。

沙痕长与水吞吐,桥影不妨船往来。

两岸楼台随世换,四山图画自天开。

槎边今古无穷思,都付西风酒一杯。

(0)

观书自叹

皓首抱遗经,堪怜误一生。

空共蠹虫饱,自作忍饥声。

(0)

端午词·其一升王阁

朱邸沐兰逢令节,丹廷祝寿喜嘉辰。

两宫荣养多延庆,百福潜随命缕新。

(0)

木兰花·其三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0)

御街行

柳条弄色梅飘粉。还是元宵近。

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春瘦罗衣褪。

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

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0)

菩萨蛮·其三

百花未报芳菲信。一枝探得春风近。只有雪争光。

更无花似香。孤标天赋与。冷艳谁能顾。

庭院好深藏。莫教开路傍。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