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嘶风,我之不然。石人点头,哑子会言。
碧眼胡僧,没手指天。画一圈。无所传。
任意咆哮,如瓶泻泉。枉费工夫,去磨砌砖。
安用机关。夺胜争先。戈甲俱宁,太平四边。不参禅。
不问仙。一味醍醐,我知自然。不移一步到西天。
木人把住,铁牛便牵。火里生莲。玄之又玄。
云雾敛,月正圆。石女停机,金针线穿。
谢三郎许我钓鱼船。带甲金鳞,红锦更鲜。
不出波澜。浮沉自然。自喜欢。便忘筌。
这些消息,谁敢乱传。
木马嘶风,我之不然。石人点头,哑子会言。
碧眼胡僧,没手指天。画一圈。无所传。
任意咆哮,如瓶泻泉。枉费工夫,去磨砌砖。
安用机关。夺胜争先。戈甲俱宁,太平四边。不参禅。
不问仙。一味醍醐,我知自然。不移一步到西天。
木人把住,铁牛便牵。火里生莲。玄之又玄。
云雾敛,月正圆。石女停机,金针线穿。
谢三郎许我钓鱼船。带甲金鳞,红锦更鲜。
不出波澜。浮沉自然。自喜欢。便忘筌。
这些消息,谁敢乱传。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斗鹌鹑》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奇特的形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与追求的超脱态度。首句“木马嘶风,我之不然”以木马象征世俗的喧嚣,而“石人点头,哑子会言”则暗示智慧虽无声却能明理。接下来的“碧眼胡僧”、“画一圈”等描绘出神秘而不可言说的境界,寓意修行者的内在领悟。
诗人强调无需外在的争胜手段,“任意咆哮,如瓶泻泉”形容无为而治,自然流露。后半部分描述了和平宁静的生活状态,“戈甲俱宁,太平四边”,并表示自己无意于追求仙道或佛法,而是享受“一味醍醐,我知自然”的生活真谛。
“木人把住,铁牛便牵”象征着内心的定力强大,可以超越外在束缚。“火里生莲”则象征在困境中也能找到超脱,达到“玄之又玄”的境地。最后,诗人以“云雾敛,月正圆”象征心境清明,生活简单而圆满,达到了“自喜欢,便忘筌”的境地,即忘却追求目标,享受当下。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寓言性强,体现了元代散曲中常见的哲理思考和生活智慧。
单吕早识隆准公,择婿能得人中龙。
云何托女不托宗,欢娱未了万事空。
沛人犹言令善相,善相如此术亦穷。
高皇先识万物表,芟刈群雄如薙草。
孽女近在目睫间,滥觞不戒使滔天。
向非遗后馀此二三老,安知北军袒右与袒左。
嗟哉涂山启夏任启周,女德王功相匹休。
令名堂堂照千古,不似沛中吕氏女。
君不见明皇开元初,前驱万骑云烟铺。
中年不戒履霜渐,乃以牧权付之营州轧荦奴。
驱我天闲入鼠穴,八坊奇产空无馀。
元和天子奋威断,收拾旧物还中区。
向来汧渭孳生处,犹有牧人自营牧与刍。
争持私牵应诏书,愿备法驾王前驱。
诗翁感叹成八解,何人画工画为图。
此图似是八之一,元和旧事犹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