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喜亡悲,虚劳尘世,许年多少倾危。
是非成败,荣辱两亏衰。
富足于身大患,贫穷又、遣我寒饥。
急如个,不来不去,父母未生时。
虚无中有象,神风显焕,物炫星晕。
同天澄瑞,同地地幽微。
至道包盈法界,归元首、永劫无疑。
离生灭,不增不灭,常与太虚齐。
生喜亡悲,虚劳尘世,许年多少倾危。
是非成败,荣辱两亏衰。
富足于身大患,贫穷又、遣我寒饥。
急如个,不来不去,父母未生时。
虚无中有象,神风显焕,物炫星晕。
同天澄瑞,同地地幽微。
至道包盈法界,归元首、永劫无疑。
离生灭,不增不灭,常与太虚齐。
这首元代侯善渊的《满庭芳》词,以人生哲理为基调,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宇宙真理的探寻。开篇"生喜亡悲,虚劳尘世",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反映出词人对生死、得失的淡然。接着,他指出富贵贫贱皆是过眼云烟,"富足大患,贫穷寒饥",强调了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急如个,不来不去,父母未生时",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与永恒,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根源的思考。词人进一步探讨了宇宙的奥秘,"虚无中有象,神风显焕",暗示着超越世俗的神秘力量。他认为,大道无所不在,"至道包盈法界",并最终回归于"元首",即宇宙的本源,"永劫无疑",体现了对永恒真理的追求。
结尾"离生灭,不增不灭,常与太虚齐",揭示了词人对于生死轮回、万物变化的理解,认为超越生死的境界是不增不减,与宇宙的浩渺相统一。整体上,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玉人栀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
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萼点驼酥,口攒金磬,心凝檀粉。
甚女贞染就,仙女绝胜,蜂儿童,鹅儿嫩。
说与玉龙莫品,怕宫波、一般流浪。
故人堪寄,折枝代取,江南春信。
沉水全熏,檗丝密缀,额黄深晕。
乍燕姬未识,是花是蜡,笑偎人问。
晚山青。
一川云树冥冥。
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
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
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
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
空留在、六桥疏柳,孤屿危亭。
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
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蜻蜓。
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
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
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
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
是月斜、花外幺禽,霜冷竹间幽鹤。
云淡淡,粉痕渐薄。
风细细,冻香又落。
叩门喜伴金尊,倚阑怕听画角。
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
甚时得、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
春风琼树香中,数声恰似流莺啭。
歌尘飞下,落花起舞,骊珠脱串。
豆蔻珠帘,牡丹雪岭,小桃人面。
是自然绝艺,天然书谱,霓裳序,六幺遍。
独占二分月色,向尊前、几番曾见。
赏音如此,不辞醉墨,为题纨扇。
浪雨闲云,积香残黛,莫论恩怨。
看浓华又老,情缘未断,寄楼中燕。
记西湖、水边曾见,查牙老树如此。
冰痕冷沁苔枝雪,的*数花才试。
天也似。
爱玉质、清高不久闲红紫。
孤山处士。
总赋得招魂,烟荒雨暗,寂寞抱香死。
春风笔,休忆深宫旧事。
添人多恨多思。
墨池雪岭三生梦,唤起缟衣仙子。
仍独自。
伴瘦影、黄昏和月窥窗纸。
声声字字。
写不尽江南,闲愁万斛,诉与绿衣使。
甚瑶台、翠鸾雏小。
风流占断妍景。
数声何处啼春胜,帘卷晓窗人静。
天气困。
梳未稳、绿鬟倭堕临妆镜。
懒羞倦整。
待铰个金花,眉夫双雁,还怯剪刀冷。
仙家好,十二行云路迥。
牢笼芳梦不定。
多情正要人拘管,无柰绿昏红暝。
乘酒兴。
携两袖、天风飞上蓬莱顶。
阑干独凭。
为唤玉笙来,霓裳按舞,和月醉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