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祷正一真君》
《祷正一真君》全文
宋 / 夏元鼎   形式: 古风

未登龙虎榜,且登龙虎山。

一见三清易,三年一第难。

剑埋光射斗,鸡鸣晓度关。

乾坤谁整顿,拟伴赤松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ǎozhèngzhēnjūn
sòng / xiàyuándǐng

wèidēnglóngbǎngqiědēnglóngshān

jiànsānqīngsānniánnán

jiànmáiguāngshèdòumíngxiǎoguān

qiánkūnshuízhěngdùnbànchìsōngxián

翻译
还未登上科举的龙门和虎榜,先去游览了道教名山龙虎山。
初次见到三清(道教三位尊神)感觉容易,但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却很难通过。
宝剑深藏光芒仍能直射北斗,清晨鸡鸣时分过关隘。
世间秩序混乱,无人整顿,我打算追随赤松子(仙人)过上悠闲的生活。
注释
龙虎榜:科举时代选拔人才的高榜,比喻功名富贵。
龙虎山:道教名山,位于江西,与道教神仙文化相关。
三清:道教中的最高天神,指玉清、上清、太清。
一第: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等级,如状元、榜眼、探花等。
剑埋光射斗:形容宝剑虽藏于地,其光芒仍能照耀星空。
鸡鸣晓度关:鸡鸣时分过关卡,形容早起赶路。
乾坤:天地,宇宙。
赤松閒: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元鼎所作的《祷正一真君》,表达了作者对于科举考试未能如愿,转而寄情于道教名山龙虎山的心境。首句“未登龙虎榜”暗示了诗人对功名未遂的感慨,而“且登龙虎山”则透露出他选择退而求其次,游历道家圣地的决定。接下来的“一见三清易,三年一第难”进一步强调了科举考试的艰难与内心的无奈,将见到神仙与科举及第的难度进行了对比。

“剑埋光射斗”描绘了龙虎山的神秘与壮丽,可能暗指修炼仙剑或寄托理想,而“鸡鸣晓度关”则寓言着早起修行,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两句“乾坤谁整顿,拟伴赤松閒”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超脱尘世、与道家仙人赤松子一同逍遥自在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融入了道教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抉择,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夏元鼎
朝代:宋

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时期人。 
猜你喜欢

示长文

于公种阴德,门大端可期。

无钱囊更空,有子家自肥。

戢戢树九畹,濯濯秀一枝。

坐客瞩青眼,馀子让白眉。

盐絮出妙语,春草先梦思。

诗文未可量,家学岂其师。

五车傥足用,万里到不疑。

非无昂父贤,且伴济叔痴。

芝兰莫当户,桃李自成蹊。

它年一樽酒,名与少陵齐。

(0)

致政左司王公挽词三首·其二

解组天门上,挥金里舍傍。

渐欣双髀满,仍见一瞳方。

旧说山中相,今为地下郎。

流芳知有在,鸾鹄正高翔。

(0)

提刑直阁张公挽词二首·其二

无事空心折,怀新尚目存。

寿康骈五福,德爵擅三尊。

蠹落芸签冷,蛛悬画戟昏。

像图犹彷佛,谩寄刻舟痕。

(0)

南唐门道上见桃二首·其一

一径青苔短短篱,小桃竹外两三枝。

殷勤待得黄昏月,正见斜红卧酒卮。

(0)

题宜兴闾邱令巢凤亭二首·其一

老仙蹑两凫,自歌于蔿于。

千岑对隐几,万竹绕直庐。

上有丹凤穴,巢居插脩梧。

奇毛间五采,斓斑此英雏。

啾啾黄雀群,百陋见一姝。

追风嚇六鹢,逐日坠九乌。

芝田有遗啄,握粟未可呼。

天池九万里,一飞试南图。

(0)

句·其八

北固天下奇,凭虚倚楼堞。

大江走天去,控以高崨嶪。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